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雀台的意思、雀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雀台的解釋

即 銅雀台 。 漢 建安 十五年 曹操 所建,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 雀臺 ,東下望雲闕。” 北周 庾信 《拟連珠》之十二:“是以 隋 珠日月,無益 驪山 之火; 雀臺 絃管,空望 西陵 之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雀台”是“銅雀台”的簡稱,為東漢末年曹操所建的重要建築,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雀台即銅雀台,建于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其名稱源于樓頂鑄造的銅雀裝飾,象征權力與祥瑞。

  2. 曆史背景

    • 曹操在擊敗袁紹、統一北方後,為鞏固統治、彰顯文治武功,選擇邺城為政治中心,并修建銅雀台。
    • 與金虎台、冰井台合稱“邺三台”,是當時北方最高建築群之一,高十丈,有房屋百餘間。
  3. 功能與意義

    • 政治象征:作為曹魏政權核心場所,用于宴請群臣、選拔人才及舉行重大儀式。
    • 文化功能:曹操常在此舉辦詩會,曹丕、曹植等文人創作了大量與銅雀台相關的文學作品,如曹植《登台賦》。
    • 軍事防禦:高台兼具瞭望和防禦作用,可監控邺城周邊局勢。
  4. 相關典故與誤解

    • 名稱由來傳說:曹操夢見金雀入懷,視為吉兆,故建台紀念。
    • 唐代杜牧詩句“銅雀春深鎖二喬”使後人誤認為曹操為二喬建台,但實際銅雀台建于赤壁之戰(208年)兩年後,與二喬無關。
  5. 後世影響與現狀
    銅雀台多次毀于戰火又重建,唐代後逐漸廢棄,現存遺址為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其形象常見于詩詞歌賦,成為三國文化的重要符號。

注:若需了解完整曆史細節或考古進展,可查閱《三國志》《臨漳縣志》等文獻,或參考、7、8的權威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

《雀台》是指供雀兒栖息或遊戲的台子,也可以指雀兒集結或遊戲的地方。在古代,人們常在宮廷或庭院中建造雀台。

部首和筆畫

《雀台》的部首是雨(yu)部,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雀台》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考證來源于古代傳說。相傳,伏羲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被稱為萬物之祖。他創造了卦爻和八卦,使人們得以通過蔔筮來預測和理解自然的變化。傳說中,伏羲為了籌措養老費,在太昊山腳下建造了一座宮殿,命名為“雀台”。這個故事使得“雀台”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雀兒栖息或集結的地方。

繁體

繁體字中,《雀台》的寫法為「雀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定的變化。古時候《雀台》的寫法為「雀臺」。

例句

1. 這座雀台是供皇後及其宮女娛樂的地方。

2. 雀台上的小鳥們歡快地歌唱着。

組詞

組詞:雀兒、庭院、宮殿、集結、栖息。

近義詞

近義詞:鵲巢、鳥巢、鳥台。

反義詞

反義詞:鴿子籠、鴉巢、鷹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