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氣的意思、得氣的詳細解釋
得氣的解釋
(1).謂得以逞其志氣。 漢 晁錯 《募民實塞疏》:“欲立威者,始于折膠,來而不能困,使得氣去,後未易服也。”
(2).謂適合節氣、時令。 漢 班固 《答賓戲》:“得氣者蕃滋,失時者零落。”
(3).中醫學名詞。即針感。指針刺穴位後,産生酸、麻、脹、重等感覺。《素問·離合真邪論》:“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
詞語分解
- 得的解釋 得 é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適合:得勁。得當(刵 )。得法。得體。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完成,實現: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可
- 氣的解釋 氣 (氣) ì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自然界寒、暧、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人的精神狀态:氣
網絡擴展解釋
“得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中醫學和命理學兩個領域的解釋,同時也有古代漢語中的引申用法:
一、中醫學中的“得氣”(核心含義)
-
定義
指針刺穴位後,通過手法操作或留針,使患者産生酸、麻、脹、重等感覺,同時醫者感到針下沉緊的經氣感應現象。古代文獻如《素問·離合真邪論》稱其為“氣至”。
-
表現
- 患者感受:針刺部位出現酸、麻、脹、重感,甚至傳導感(如電擊樣)。
- 醫者觸覺:針下有沉緊或徐“吸針感”,《标幽賦》形容為“如魚吞鈎餌”。
-
臨床意義
- 得氣速度與療效直接相關:得氣快則療效佳,得氣慢則效果弱,不得氣可能無效。
- 用于判斷疾病預後,尤其在針刺麻醉中為關鍵指标。
二、命理學中的“得氣”
指八字命理中的“通根”概念,即日主五行與月支五行相同或相生。例如:
- 月支為寅木,日幹為甲/乙木(同五行)或丙/丁火(木生火),則稱為得氣(得月令之氣)。
三、其他古代用法
- 逞其志氣
如漢代晁錯《募民實塞疏》中“使得氣去”,指實現志向或氣勢。
- 順應節氣
班固《答賓戲》提及“得氣者蕃滋”,指生物生長符合時令規律。
現代最常用的是中醫釋義,需結合針刺操作理解;命理釋義屬傳統文化範疇,其他用法多見于古籍。若需進一步了解針刺手法或命理分析,可查閱來源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氣(Dé qì)是一個常用詞彙,具有多種意思和用法。下面對得氣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簡要介紹。
部首和筆畫:
得氣的部首是心 (xīn),它意味着與情感和内心有關。得氣的筆畫數目是5個。
來源:
得氣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是由得和氣兩個詞合成而成。得代表着獲得、得到的意思,氣則指的是心情、情緒或者生活态度。
繁體:
得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得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得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赢得比賽後得氣十足。
2. 她的驕傲使朋友們感到得氣不滿。
組詞:
得氣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例如:得氣忘形、得氣洋洋、得氣揚揚等。
近義詞:
得氣的近義詞有得意、高興、滿足等。
反義詞:
得氣的反義詞有失望、愁苦、沮喪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