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述,著錄。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種府君 臨郡,追歎功德,述録高行。”
“述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ù l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解釋如下:
建議結合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進一步查閱具體例句和延伸用法。
述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述”和“録”兩個字組成。
“述”字的部首是“辵”,它是一個意思是“走”的偏旁部首。 “述”字的總筆畫數是8。
“録”字的部首是“金”,它是一個意思是“金屬”的偏旁部首。 “録”字的總筆畫數是16。
“述録”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一句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應該一心一意地傳承和宣傳前人的學問,而不是自己編造或添加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述録”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專門指代記錄、記述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述録”字分别寫作“述”和“錄”。
根據古代的字典和銘文記載,古時候的“述録”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古人使用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和調整,但整體形狀和現代漢字相近。
1. 他的日記是對曆史的一次精确述録。
2. 這本書詳細述録了古代文明的發展過程。
述言、記述、議録、録音、録像
記載、紀錄、描述
創作、虛構、改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