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刮目的意思、刮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刮目的解釋

(1).拭目。謂改變舊看法。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 子雲 ( 蕭子雲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後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於是聞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書·張廷珪傳》:“今受命伊始,華夷百姓清耳以聽,刮目以視,冀有聞見,何遽孤其望哉?” 宋 蘇舜欽 《送李冀州》詩:“衆人刮目看能事,著鞭無為儒生羞。”

(3).謂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琴娘》:“隻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龍眉,身軀偉岸,與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顔刮目。”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刮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刮目”原指擦拭眼睛使其明亮,後引申為用新眼光重新審視人或事物,常表達對他人進步或變化的驚歎。例如“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二、詳細解釋

  1. 改變舊看法
    源自《顔氏家訓》中“聞者稍複刮目”,指因某人表現超預期而改變原有評價。
  2. 集中注意力
    如《新唐書》中“刮目以視”,強調專注觀察。
  3. 另眼相待
    用于形容對某人或事物特别重視,如《醒世恒言》中“天顔刮目”。

三、常見用法與示例


四、文化典故

“刮目”的經典出處是《三國志》中呂蒙的故事:孫權勸學後,魯肅驚歎呂蒙學識進步,呂蒙回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五、近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顔氏家訓》《三國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刮目

刮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是瞪大眼睛。刮目的拆分部首是刀和目,其中刀為左部首,目為右部首。刮目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刮目一詞來源于《史記·平津侯者列傳》中的一句話:“樂毅瞪目刮目,睹使使之行。”其中樂毅是戰國時期秦朝的将領,他瞪大眼睛以示警覺。後來,人們将樂毅瞪目的動作稱為刮目。

繁體

刮目的繁體字為「刮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刮目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它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刮目」。

例句

1. 當他聽到那個驚人的消息時,他刮目瞪眼。
2. 講台上的老師正在鼓勵學生刮目相看,擁有遠大的夢想。

組詞

刮目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刮目相看(互相瞪大眼睛看),刮目相看(對某事物有新的認識),刮目相待(彼此以尊敬的态度對待)。

近義詞和反義詞

刮目的近義詞為注視、凝視,反義詞為閉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