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司樂的意思、大司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司樂的解釋

《周禮》官名。又稱大樂正。為樂官之長,以樂舞教國子。《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司樂”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既指周朝官職及音樂機構,也可作為成語使用。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官職與機構層面

  1. 基本定義
    大司樂是《周禮》記載的官職名,又稱“大樂正”,為周朝樂官之長,負責音樂教育、禮樂執行及音樂行政職能。其機構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官方音樂教育體系,兼具教學與禮樂管理功能。

  2. 核心職能

    • 音樂行政:推行“采詩”制度,通過民間歌謠觀察民風,輔助政治決策。
    • 音樂教育:以“樂德”“樂語”“樂舞”(如六代之樂《雲門》《大韶》等)為内容,培養貴族子弟及民間選拔人才,課程涵蓋音樂思想、演唱、舞蹈及器樂演奏。
    • 禮樂表演:主持祭祀、慶典等重大活動的樂舞演出。
  3. 教育體系

    • 對象:王室、貴族子弟(世子、國子)及少數民間優秀青年。
    • 規模:學生達1400餘人,樂工教師600多名,學制7年(13歲入學,20歲畢業)。

二、成語層面

作為成語,“大司樂”形容盛大歡樂的慶祝場面,常用于婚禮、節日或重大勝利等場景。

三、曆史意義

西周通過大司樂推行“禮樂治國”,将音樂作為鞏固統治的工具,同時奠定了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基礎。其機構設置與職能對後世禮樂制度影響深遠。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職能或教育内容,可參考、4、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司樂》這個詞是指古代官署中負責樂章演奏的要職。它由“大”、“司”和“樂”三個字組成。下面分别介紹一下它們各自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大:意思是“大的”、“偉大的”,部首為“大”,總筆畫數為3。這個字從古代象形文字發展而來,在漢字的進化過程中,它的寫法并未發生太大的變化。 - 司:意思是“負責”、“管轄”,部首為“口”,總筆畫數為5。這個字從古代象形文字演變而來,表示“掌管”或“主宰”的意思,與官方、行政有關。 - 樂:意思是“音樂”,部首為“丿”,總筆畫數為4。這個字在古代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表示音樂、歡樂的意思。 《大司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署機構。在古代宮廷或重要儀式中,大司樂負責演奏樂章,以增加莊嚴、肅穆的氛圍,展示尊貴和權威。它是古代官職中的重要一環。 關于繁體字,《大司樂》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特定的繁體形式。 在古代,文字的寫法和字體有所不同。但是,《大司樂》這個詞在古代與現代的字形形式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大司樂負責在盛大的宴會上演奏美妙的音樂”。 相關的組詞包括:大臣、司令、樂團。 近義詞有:大樂、樂章、音樂。 反義詞有:小司悲、苦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