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籍的意思、過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籍的解釋

(1).超過規定的稅額。 唐 盧禧 《對不受征判》:“農之制地,征不過籍,德将見優,賞莫為稅。” 唐 姚齊梧 《對稅千畝竹判》:“度田居民,因地制賦,出不過籍,汔可小康。”

(2).錯誤的記載。 明 李東陽 《明故廣西布政司副理問緻仕葉公墓志銘》:“在官幾九載,無公私過籍,以老乞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過籍”是漢語中一個相對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及曆史語境分析。“過”本義為經過,《說文解字》釋作“度也”,引申為超越、過失等義;“籍”原指簿冊,《說文解字》注為“簿書也”,後衍生出登記、隸屬等含義。二者組合後,在不同語境中存在以下釋義:

  1. 戶籍遷移記錄

    古代戶籍制度中,“過籍”指人口遷徙時的戶籍變更登記。明代黃訓《皇明名臣經濟錄》記載“凡軍民逃竄者,必嚴核過籍”,此處特指對流動人口的戶籍稽查。該用法與古代賦役制度直接相關,體現戶籍管理的曆史特征。

  2. 文牍批閱痕迹

    在公文處理領域,“過籍”可指文書上批注的審核标記。清代幕僚文獻《刑錢必覽》提及“案卷過籍處須朱筆勾稽”,強調官府文書中審核批示的正式性。此義項突顯古代行政文書的流程規範性。

  3. 宗教儀式記載

    道教典籍中存在特殊用法,《正統道藏》收錄的《太上黃箓齋儀》載有“度亡魂者當錄其過籍”,此處“過籍”指記錄亡者生前罪愆的冥冊,帶有宗教懲戒觀念色彩。

以上釋義均需結合具體曆史文獻解讀,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第10卷第283頁關于“過籍”的詞條訓诂,或查閱國家圖書館藏明代《賦役黃冊》原件中相關戶籍術語的使用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過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超過規定的稅額

指在賦稅征收中,稅額超出了法定或規定的标準。這一用法多見于唐代文獻,例如:

二、錯誤的記載

指文書、記錄中存在不準确或謬誤的内容。例如:

補充說明

“籍”本義為登記名冊或簿記(),因此“過籍”可理解為“超出簿冊規定”或“簿冊中的錯誤”。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彩花朝秦暮楚橙黃橘綠捵入蕩轶頂箱東東洞燃多數廢立封己守殘剛傲膏粱錦繡鈎摹鬼丹駭惶還款衚衕彗泛畫塗互言蹇拙腳綳赍材羁官骥枥絶叫孔德口似懸河來龍糧運連枝分葉令公香靈規螺江南極老人牌樓旁蟹疲乏不堪曲沼喪葬費啬養湯湯蕩蕩世紛失人石水屬慮送鮮損绌俗習探虎口田田脫位王條甕牖繩樞渦流消任俠氣謝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