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栖止于霧露之中。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賦》:“昔也斯墟,風栖霧泊;今也斯堂,嘯歌燕樂。”
“霧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霧泊”由“霧”和“泊”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在霧氣中停泊或停留”。“泊”有停靠、栖止之意,因此整體可解釋為“栖止于霧露之中”,常用于描繪人或事物在濃霧籠罩的環境中停留的狀态。例如元代戴表元《喜友堂賦》中“昔也斯墟,風栖霧泊”一句,即用此意()。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霧氣濃厚、視線模糊 的場景,如“霧泊楓橋”等文學化表達()。這一用法更偏向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強調視覺上的朦胧感。
使用場景
注意事項
需注意該詞并非現代常用成語,且不同文獻對其解釋略有差異。若引用古文,建議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元代戴表元《喜友堂賦》原文或相關古典文學解析。
霧泊(wù bó)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代表着"霧氣凝結在水面上"的含義。
霧泊由"雨"和"白"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5個筆畫。
霧泊的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世說新語·言語篇》中的"微霧泊湖山,不自勝自歎也"。在這個引用中,"霧泊"表示山水之間的美景。
繁體字為霧泊。
在古代,"霧泊"的寫法稍有差異。具體寫法是:"霧"的上方有一個"裡"字形狀的部分,表示霧氣的含義;"泊"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1. 晨光下,湖面上的霧泊如詩如畫。
2. 霜降時節,大地上籠罩着一層厚厚的霧泊。
1. 霧霾:霧和霾的組合詞,表示空氣中的濃霧和污染的混合。
2. 霧化:指液體或固體在空氣中變成細小懸浮液滴或固體顆粒。
1. 霧氣
2. 霧霭
晴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