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志的意思、道志的詳細解釋
道志的解釋
言志;表達情志。 唐 權德輿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營合道志,詠言比事,有久敬之義焉。”
引導、勸導其心志向善的方面發展。《禮記·禮器》:“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道志。” 鄭玄 注:“勸之善也。” 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網絡擴展解釋
“道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
表達情志
指通過語言或行為來抒發内心志向、情感。例如唐代權德輿在《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中提到“詠言比事,有久敬之義”,即通過詩文交流情志()。這一釋義在多個來源中均有體現,屬于基礎含義。
-
引導心志向善
在儒家經典中,“道志”還包含道德引導的深層意義。《禮記·禮器》記載:“修樂以道志”,鄭玄注解為“勸之善也”,即通過禮樂教化使人向善()。此義項更強調外在規範對内在志向的塑造作用。
總結
該詞既可指個人情感志向的表達,也可指社會或文化對心志的積極引導。兩種含義分别對應文學創作和倫理教化場景,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志(dào zhì)這個詞指的是一個人對于道德、信仰或者職業追求的堅定信念和執着意志。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道(辶 + 一)+ 志(心 + 忄),其中道的部首是辶,筆畫數為7;志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7。
《道志》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具體來源不詳。根據一些相關的文獻記載和字形分析,這個詞在古代出現時是以繁體字形式書寫的。具體繁體字形式可能與現代的簡化字形式有所不同。
古時候的道志漢字寫法可能存在多種變體,但大緻上是以繁體字的形式呈現。繁體字形式可能包含更多筆畫和部首,但具體的字形差異需要參考當時的古代文獻和碑刻等資料來确定。
以下是幾個關于道志的例句:
1. 他具備了一顆堅定的道志,為公益事業傾盡了所有的努力。
2. 那位年輕人以一種令人敬佩的道志,追逐着自己心中的夢想。
一些與道志相關的詞彙有:追求、信念、決心、使命等。這些詞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一個人對于自己的目标和價值觀的堅定信念。
近義詞可以是志向、志氣等詞語,這些詞語與道志在表達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反義詞可能是放棄、迷茫等詞語,這些詞語與道志在表達上存在一定的對立關系。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我會盡力幫助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