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志的意思、道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志的解释

言志;表达情志。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营合道志,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焉。”

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礼记·礼器》:“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 郑玄 注:“劝之善也。”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志”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构成 “道”本义为道路(《说文解字·辵部》),引申为途径、规律,如《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志”指心意所向,《说文解字·心部》释为“意也”,《毛诗序》注“在心为志”。二字合称最早见于《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先王脩道志而本仁义”,此处“道志”指遵循道德准则、秉持志向的修养状态。

二、文献应用

  1. 儒家经典中特指道德志向,如《春秋繁露·玉杯》载“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於质”,此处强调《诗经》具有表达道德志向的功能。

  2. 佛教文献中用作修行术语,《大乘起信论》有“既修道志,当行精进”之说,指修行者持守佛法大道的志愿。

此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时仍需准确理解其历史语义。相关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0册第672页、《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9页。

网络扩展解释

“道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1. 表达情志
    指通过语言或行为来抒发内心志向、情感。例如唐代权德舆在《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中提到“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即通过诗文交流情志()。这一释义在多个来源中均有体现,属于基础含义。

  2. 引导心志向善
    在儒家经典中,“道志”还包含道德引导的深层意义。《礼记·礼器》记载:“修乐以道志”,郑玄注解为“劝之善也”,即通过礼乐教化使人向善()。此义项更强调外在规范对内在志向的塑造作用。

总结
该词既可指个人情感志向的表达,也可指社会或文化对心志的积极引导。两种含义分别对应文学创作和伦理教化场景,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白螭白屋抱恩便好做摽梅之年飙扫捕告不是味儿瀍河超旷潮信宸赏鸱鸢丛滋带徒弟德藩登科甲磴路烦政封检鲠论杭嘉湖含笑九泉横叨红桃花轿画景鴅瞗经忏敬服揪揪客尘老阿妈老鱼跳波篱藩轮回道目标墓域糯米潜转倾仰青甃全价取青妃白肉乎乎如梦初醒生活水平奢纵石盐输入阻抗虽是镗镗谈谐迢嶢停育头脸纨裤无一可鲜味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