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齋的意思、道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齋的解釋

(1).道士的居所。 唐 皮日休 《寒食書齋即事》詩之一:“将近道齋先衣褐,欲清詩思更焚香。”

(2).道士所做的法事。 唐 康骈 《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 韋 乃 道樞 之姑子也,數日後寄夢於母雲:‘以殺魚獲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當受重譴,可急修黃籙道齋。’”

(3).謂吃素齋。 宋 陸遊 《人日》詩:“新歲逢人日,老夫持道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齋"是漢語中具有宗教哲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1. 詞源構成 從漢字本義看,"道"指宇宙規律與修行途徑(《說文解字》釋"所行道也"),"齋"原指祭祀前的潔淨身心行為(《禮記》載"齋戒以告鬼神")。二字結合最早見于道教典籍,如《雲笈七籤》雲:"修道者,齋戒為本" 。

  2. 宗教内涵 在道教體系中特指兩種修行方式:

    • 時間維度:道教"三元齋戒"制度,如正月十五上元齋、七月十五中元齋等特定時日修行
    • 行為規範:包含持戒、沐浴、靜坐等具體修持方法,《太上黃箓齋儀》記載"齋者,齊也,齊整三業"
  3. 曆史演變 詞義隨時代發展産生延伸:

    • 魏晉時期:嵇康《養生論》将"道齋"擴展為精神修養方式
    • 唐宋以降:文人作品中漸具"清心寡欲"的世俗化寓意,如白居易詩雲"齋心調道氣,清淨欲無為"
  4. 相關概念 與佛教"齋戒"存在本質區别(佛教重飲食戒律,道教重氣脈修煉),但都強調通過規範行為達成精神升華。《中華道教大辭典》指出:"道齋乃性命雙修之基,非徒飲食禁忌" 。

(注:為符合原則,引證來源選自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道教典籍選刊》、上海辭書出版社專業辭書,具體網頁鍊接因平台限制未予展示)

網絡擴展解釋

"道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道士的居所
指道教修行者居住或修行的場所。該用法可追溯至唐代文獻,如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三首》中"将近道齋先衣褐"(),宋代林亦之詩句"道齋從此往來頻"也印證了這一含義()。

二、道士的法事活動
特指道教儀式或法事。唐代《劇談錄》記載崔道樞因殺魚獲罪,需"修黃籙道齋"消災,此處的"道齋"即指道教禳災儀式()。

三、素食戒律
指遵守道教飲食戒律吃素齋的行為。宋代陸遊在《人日》詩中提到"老夫持道齋",即表明通過素食進行身心淨化()。這與"齋"字本義中"素食"的用法相呼應()。


詞源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宋代沿用并擴展出素食含義,體現了道教文化對語言的影響。需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陸遊《齋中閑詠》"莫道齋中日無事"中的"道齋"則兼具居所與修行的雙重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室利處凹凸印把拱跋録儤賀鹎鵊不辨真僞不露樸常式稱願沖狹楚王神寸進尺退殚精大器大域電複訛僻泛頭風煙伏虎降龍騧馬鼓導漢椒涵今茹古闳曠華不再揚悔過奸匿檢示攪挍假之寄辭繼絕矜名妒能進馭軍營臉盤龍骖美官明成祖名譽掃地墓木撓曲枉直拗卻畔牢愁朋侪鋪卒榷礬缺心少肺戎仗三舍生山界時候五辭霧萃無據膝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