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寸進尺退的意思、寸進尺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寸進尺退的解釋

前進一寸,後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寸進尺退”是一個源自道家經典的成語,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讀音為cùn jìn chǐ tuì,字面含義指前進一寸卻後退一尺,比喻努力獲得的成果少,而損失反而更多,最終得不償失。

二、出處溯源 最早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原指用兵時不主動進攻、甯可退讓的策略,體現道家以退為進的哲學思想。唐代韓愈在《上兵部李侍郎書》中引申為“寸進尺退,卒無所成”,賦予其現代語義。

三、應用場景

  1. 戰略決策:適用于形容過度冒進導緻反效果的情況,如商業擴張中盲目投資反而虧損
  2. 個人發展:可描述急功近利反而喪失原有優勢的狀态,如學習中追求速成導緻基礎不牢
  3. 文學表達:常見于議論文中作為反面例證,或散文中表達對得失的辯證思考

四、延伸理解 該成語與《道德經》中“柔弱勝剛強”思想一脈相承,強調事物發展存在“欲進先退”的辯證關系。近義詞為“得不償失”,但更側重描述動态過程中的失衡狀态。

五、英文對照 可譯為“advance by inch and retreat by foot”(逐寸前進卻以尺退卻),精準對應中文的對比修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寸進尺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進步很小,退步卻很大。拆分部首是寸(cùn)和進(jìn),寸的筆畫數為3,進的筆畫數為7。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軍事戰略術語,其中的“寸”表示退卻,而“進”表示前進。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寸進尺退」。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寸﹖尺﹚」。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了,現在一般都使用現代标準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卻隻有寸進尺退。 2. 這位運動員的技術已經寸進尺退了。 3. 團隊中有一位隊員,雖然經驗豐富,可是在創新方面卻寸進尺退。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寸步不離、進退維谷、進步大于退步等。 近義詞可以是:進退失據、進退兩難、退後三舍等。 反義詞可以是:進取、進步神速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