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仗的意思、戎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仗的解釋

兵器,軍械。《周書·周惠達傳》:“ 惠達 營造戎仗,儲積食糧,簡閲士馬,以濟軍國之務,時甚賴焉。”《北齊書·循吏傳·郎基》:“ 基 奬勵兵民,固守百餘日,軍糧且罄,戎仗亦盡,乃至削木為箭,剪紙為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戎仗”是漢語中一個與軍事相關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古代軍隊使用的兵器、軍械等軍事裝備,涵蓋武器、軍裝及行軍作戰所需的物資。該詞由“戎”(軍隊/戰争)和“仗”(兵器/倚仗)組合而成,強調軍事行動中的物資基礎。

文獻例證

  1. 《周書·周惠達傳》記載:“惠達營造戎仗,儲積食糧”,說明戎仗與糧草同為軍務核心物資。
  2. 《北齊書》提到守城時“戎仗亦盡,乃至削木為箭”,進一步體現其指代兵器軍械的屬性。

延伸說明

注意

部分詞典将其标注為成語,但實際使用中更多作為普通複合詞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仗

戎仗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róng zhàng。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 "戈" ,右邊是 "卬" 。它的五筆字形碼是45121。

戎仗一詞源自古代,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演變。最早的意義是指用于戰争的武器和裝備,後來衍生出軍事的意義。在古代戰争中,戎仗是指由兵器、盾牌、戰車等組成的戰鬥裝備,用于保護和武裝士兵。

在繁體字中,戎仗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依然是由 "戈" 和 "卬" 兩個字組成。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戎仗的古代寫法為 "戎" , "仗" 分為兩半,上面是 "卬" ,下面是 "斤"。這種寫法也體現了戎仗的本意,即是由 "戎" ,即戰争,和 "仗" ,即武器裝備,組成。

以下是關于 "戎仗" 的例句:
1. 在古代戰争中,每個士兵都需要裝備一套戎仗。
2. 兵船上擺放着整齊的戎仗,準備投入激烈的海戰。
3. 君王出征前會檢閱戎仗,以确保士兵們的安全。

與 "戎仗" 相關的詞語有:
1. 組詞:戎馬、戎裝、戎旗
2. 近義詞:軍備、武器、裝備
3. 反義詞:和平、和約、解甲歸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