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辭的意思、五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辭的解釋

亦作“ 五詞 ”。謂訴訟時原告被告雙方的述詞。《書·呂刑》:“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 孔穎達 疏:“凡斷獄者,必令囚之與證,兩皆來至,囚證具備,取其言語……乃據辭定罪,與衆獄官共聽其辭,觀其犯狀,斟酌入罪,或入墨、劓,或入宮剕。”一說,猶言五聽。 孫星衍 疏:“五辭,即五聽也。《周禮·小司寇》職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清 潘柽章 《虎林軍營唱和》:“ 吳關 一路作羈纍,棘木庭前聽五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辭”是一個古代法律術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訴訟過程中原告與被告雙方的陳述或供詞。這一概念源自《尚書·呂刑》的記載:“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 其中“兩造”即原告和被告,“師”指法官,要求審判時雙方到場陳述,法官通過分析雙方的言辭來判定罪責。

  2. 擴展解釋
    部分學者(如孫星衍)認為“五辭”與“五聽”相關聯,即《周禮》中提到的五種審案觀察法:辭聽(言辭邏輯)、色聽(面部表情)、氣聽(呼吸狀态)、耳聽(反應能力)、目聽(眼神變化)。這種解釋将“五辭”從單純的陳述擴展為綜合判斷當事人心理狀态的方法。

補充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尚書》原文、漢代注疏及後世考據,如需深入研究可查閱《呂刑》《周禮》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辭的意思

《五辭》是指五種字謎或者文字遊戲,也可以稱作“五玄”、“五調”或者“五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辭》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五辭》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繁體

《五辭》的繁體寫法為「五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形式。在古時候,對于《五辭》的書寫,可以有多種變體。例如,辶可以寫成辵,言可以寫成訁。

例句

1. 他喜歡解謎,尤其擅長玩《五辭》。

2.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不同類型的《五辭》遊戲。

組詞

謎底、字謎、遊戲、文字、解謎

近義詞

字謎、文謎、文字遊戲、文字謎題

反義詞

明文、實詞、字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