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衡量評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或臧否當時之才,或銓品前修之文。” 宋 葉適 《周君南仲墓志銘》:“名章偉著皆欲銓品,異聞逸傳皆欲論述。”
(2).猶選拔。《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公銓品人倫,各盡其用。” 呂向 注:“各隨才而擢用之。”
“铨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衡量與品評
由“铨”(權衡、衡量)和“品”(品評、品質)組合而成,指通過權衡事物的優劣來辨别好壞,強調對人或事物的客觀評價。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提到“铨品前修之文”,即指對前人文章的品評。
選拔人才
引申為對人才的選拔任用,如《王文憲集序》中“铨品人倫,各盡其用”,意為根據才能選拔人才并合理任用。
“铨”字本義為衡量輕重,後衍生出選拔官吏的職能(如“铨衡”),進一步豐富了“铨品”的語義層次。
《铨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審核品質、評定價值。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為“钅”部,右邊為“困”部。
《铨品》的左邊部首是“钅”(钅是金屬類的偏旁部首),右邊是“困”(困是一個常用的偏旁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8劃。
《铨品》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經義之詞。對于"铨"有品質的測量和鑒定意義。《铨品》是簡體字,對應的繁體字為「銓品」。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铨品》和現代寫法并無太大區别。
1. 經過多次考核,他的産品最終被铨品為高質量。
2. 這個活動的成功與否将由專業評委來進行铨品。
組詞:鑒铨(意為鑒定和審核)
近義詞:鑒定、評估
反義詞:駁倒、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