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象車。《漢書·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 顔師古 注:“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車也。”參見“ 象車 ”。
(2).懸起圖象以揭露秘事。《漢書·禮樂志》:“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顔師古 注:“象謂縣象也。載,事也。縣象祕事,昭顯於庭。”
(3).佛經的代稱。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惠寺碑》:“靈機入證,窮象載於初髫。” 蔣清翊 注:“象載,指内典。”
“象載”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指“象車”
源自《漢書·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顔師古注:“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車也。”此處的“象車”象征祥瑞之車,可能與古代神話或祭祀儀式相關。
懸起圖像以揭露秘事
同樣出自《漢書·禮樂志》:“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顔師古解釋“象”為“縣象”(懸挂的圖象),“載”為“事”,即通過圖像揭示隱秘之事,可能與古代占卜或警示行為有關。
佛經的代稱
唐代王勃在《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惠寺碑》中寫道:“靈機入證,窮象載於初髫。”。學者蔣清翊注釋“象載”為“内典”(佛教經典),表明該詞在特定語境下可代指佛經。
補充說明:
《象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象》指代象征或類比,表示表示某種形象或概念;《載》表示承載或包含某種事物。綜合起來,《象載》表示通過形象或類比的方式來表達或傳達某種事物或觀念。
《象載》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象》和《載》兩個部首。其中,《象》的部首是豕,後者的部首是車。《象》的筆畫數為11,而《載》的筆畫數為12。
《象載》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晚期,它起源于現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象載」。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不同于現代漢字,所以《象載》這個詞在古代有其獨特的寫法。然而,由于文章的限制,這裡無法提供具體的古代寫法。
1. 他使用了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和形象,将複雜的概念以《象載》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2. 這幅畫作把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通過《象載》的手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1. 象征:表示或代表某種意義或概念的符號或事物。
2. 承載:表示承擔或容納某種事物或責任。
3. 類比:将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相似之處。
1. 象征性:意味着具有象征意義的。
2. 包容:指可以容納或包含各種不同的事物。
3. 比方說:用來引出比喻或類比的句子。
1. 字面:指文字或語言的表面意思。
2. 直接:表示沒有任何形象或類比的直接表達。
結論:《象載》這個詞語的意思是通過形象或類比的方式來表達或傳達某種事物或觀念。它的部首分别為《象》和《載》,筆畫數分别為11和12。這個詞語的繁體寫法是「象載」。在現代漢語中,《象載》可用于描述某種表達方式,如在文學作品中使用生動的比喻,或在繪畫中運用形象來傳遞情感。【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