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揚的意思、導揚的詳細解釋
導揚的解釋
[arouse;enlighten;guide] 啟發;誘導
朕昧于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訓,導揚厥蒙。——《晉書·鄭沖傳》
詳細解釋
(1).導達顯揚;引導宣揚。《漢書·叙傳下》:“ 博陸 堂堂,受遺 武皇 ,擁毓 孝昭 ,末命導揚。” 顔師古 注引 劉德 曰:“ 武帝 臨終之命, 霍光 能導達顯揚也。”《梁書·任昉傳》:“遂荷顧托,導揚末命。” 明 文徵明 《送周君天保叙》:“縣令之職,導揚風化,撫字黎氓。”
(2).啟發引導。《晉書·鄭沖傳》:“朕昧於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訓,導揚厥蒙,庶賴顯德,緝熙有成。”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後序》:“導揚諷諭,本乎比興者也。”
詞語分解
- 導的解釋 導 (導) ǎ 指引,帶領:領導。引導。向導(引路的人)。倡導。推導。導引。導遊。導向。導師。導言。 傳引,傳向:傳導。導熱。導緻(引起)。 啟發:開導。教導。因勢利導。 筆畫數:; 部首:寸; 筆
- 揚的解釋 揚 (揚) á 簸動,向上播散:揚水。揚場(俷 )。揚湯止沸。 高舉,向上:揚手。揚帆。趾高氣揚。揚眉吐氣。 在空中飄動:飄揚。 稱頌,傳播:揚言。揚威。頌揚。揚棄。揚名。 姓。 抑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導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導達顯揚;引導宣揚
指通過行動或言論使某種思想、政策得以傳播和彰顯。例如《漢書·叙傳下》提到霍光“導達顯揚”武帝遺命。
-
啟發引導
強調對人或事的啟迪與指引,如《晉書·鄭沖傳》中“導揚厥蒙”即指通過教導啟發蒙昧。
二、用法解析
三、相關例句
- 古文例:
“縣令之職,導揚風化,撫字黎氓。”(明文徵明《送周君天保叙》)
- 現代例:
“本執政誓當鞏固共和,導揚民智。”(引用民國時期宣言)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倡導、宣揚、弘揚
- 反義詞:壓制、禁锢、遮蔽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晉書》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導揚》一詞常用來形容事物引導或揚起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 "導" 是左右結構,右邊含有 "寸" 部,表示引導;而 "揚" 則是上下結構,上面是 "扌" 部,表示手的動作,下面是 "羊" 部,表示飄揚。
《導揚》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的繁體字為《導揚》。在古時候,該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整體仍然保持了引導和揚起的意思。例如,《舊唐書·禮樂志》中提到 "以左導揚旗",指的是左手引導,右手揚起旗幟。
以下是一些使用《導揚》的例句:
1. 他操縱舵杆,熟練地導揚飛機起飛。
2. 演講者用手勢導揚着自己的觀點。
3. 在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導揚。
與《導揚》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導向:引導某事物向特定方向發展。
2. 揚言:公開宣稱或威脅。
3. 導演:指導電影或舞台劇的創作和表演過程。
近義詞有:
1. 引導:帶領、指引。
2. 揚起:擡起、翹起。
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明确的詞語與之對應。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