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崩山摧的意思、地崩山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崩山摧的解釋

[hills topple and the earth shake] 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唐· 李白《蜀道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地崩山摧”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極其劇烈的自然變動或災難性事件,字面意思是大地崩塌、山嶽摧毀,常用來比喻巨大的變故或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與詞源

  1. 地崩

    指地面塌陷、裂開,象征地質結構的劇烈破壞。《漢語大詞典》釋“崩”為“倒塌;毀壞”,如《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2. 山摧

    “摧”意為折斷、倒塌,指山體崩塌解體。漢代《說文解字》注“摧,折也”,強調外力導緻的毀滅性斷裂。

  3. 詞源出處

    成語典出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此句以誇張手法描繪蜀道開鑿的艱險,後引申為重大變故的象征。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形容驚天動地的巨大變動”,強調自然力或社會變革的破壞性沖擊。

  2. 《辭海》(第七版)

    注解為“山崩地裂,喻指極其嚴重的災難或變故”,突出其比喻義。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形容聲勢浩大或變動劇烈”,涵蓋自然與社會雙重語境。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1. 李白《蜀道難》原型

    據《華陽國志》記載,戰國時秦惠王伐蜀,以“石牛糞金”計誘蜀王開鑿山路,五丁力士拽牛導緻山崩(“地崩山摧壯士死”),實指古蜀道修築的慘烈代價。

  2. 引申社會變革

    清代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以“地崩山摧”隱喻朝代更疊的動蕩,如“鼎革之際,天地為之反複”。


四、現代語義與應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
  3. 李白著, 瞿蛻園校注. 《李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4.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6.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 中華書局,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地崩山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一、釋義

指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用來形容巨大的自然災害或重大變故,強調破壞性極強的場景或劇烈變化。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學出處: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難》中的名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此句描寫了古代開鑿蜀道的艱險。
  2. 曆史背景:部分資料(如)提到與東晉《華陽國志·蜀志》中“五丁開山”的傳說相關,即秦惠王以五女嫁蜀王,蜀王派五壯士迎娶,途中遇大蛇入穴,山崩地裂,壯士與山同毀。

三、用法與結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示例與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華陽國志》或《蜀道難》原文(來源:、6)。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曲闇誦白粥稖頭鷩冕撥剔部辦常設抄掠蟲書鳥篆崇演春薦電子遁潰房陵風形覆車之軌伏虎林麸秳改塗勾動棺架詭合橫亘賄買家廚家大人檢馭積德累仁節符結軌結胸救生船鞙絲慨傷口論哐啷浪走蠟焰嫽妙琉璃眼漫胡面朝民和年豐磨砻底厲撓擾配帶僻陋蘋蘩屏扆生物圈聲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蜀魂疏柱私逋素交天泉貼貼小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