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韻的意思、切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韻的解釋

(1).猶反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引《高氏小史》:“ 周顒 字 彥倫 ,始置四聲切韻行於時。”

(2).為韻書名。依反切發聲以分音,收聲以分韻,故曰切韻。 隋 陸法言 等撰,對後世影響很大。現存殘本,為研究中古漢語語音重要資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切韻”一詞在漢語音韻學中有兩層核心含義,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切韻”既指古代漢字注音方法反切,也指隋代陸法言編纂的韻書名稱。其名稱來源于“上字為切(取聲母),下字為韻(取韻母及聲調)”的注音原理。

二、作為注音方法

  1. 反切法:用兩個漢字标注一個字的讀音,例如“冬,都宗切”,即取“都”的聲母(d)和“宗”的韻母及聲調(ōng),合為“dōng”。
  2. 曆史發展:南朝周颙首次提出“四聲切韻”體系,唐代孫愐在此基礎上編訂《唐韻》,成為官方韻書标準。

三、作為韻書

  1. 成書背景:隋代陸法言與顔之推等學者共同讨論南北語音差異,于公元601年編成《切韻》,旨在統一音韻規範。
  2. 内容結構:
    • 分韻精細,早期版本為193韻(後世修訂本如《廣韻》增至206韻);
    • 收錄約12,000字,按聲母、韻母分類,是中古漢語語音研究的基礎。

四、曆史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版本韻部數量的差異或具體音系分析,可參考語言學專業文獻或音韻學史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切韻》的意思

《切韻》是一本古代漢字韻書,用于解釋和分類漢字的發音和韻律。它是唐代的一部重要文獻,也是後來音韻學研究的基石之一。《切韻》記錄了那個時代的漢字發音,為後來的文學創作和音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切韻》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刀和音。刀是指刀的意思,它是《切韻》的聲旁,即用來表示讀音的部分。音則指發音、韻律和音調。根據這個拆分,可以看出《切韻》這個詞的意思和涵義。

《切韻》的兩個字分别由兩個筆畫組成。刀字有兩個筆畫,分别是從上到下的一橫和下面的斜畫。音字有九個筆畫,比較複雜。

來源

《切韻》最早是在唐代初年編撰的,主要的作者是梁唐音學家劉孝标和鐘嵘。他們對當時的漢字發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整理,将其記錄在《切韻》中。這本書成為了後來音韻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對于學習古代漢字的讀音和韻律非常有意義。

繁體

《切韻》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切韻」,比簡體字多了一些筆畫和結構上的變化。繁體字通常在台灣、香港和一些漢字文化傳統地區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漢字的結構更加複雜,有更多的筆畫和形狀上的變化。《切韻》這個詞如果按照古代的字形來寫,可能會有一些差别。

例句

這是一些使用《切韻》的例句:

1. 學習《切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古代漢字的發音和韻律。

2. 他在研究《切韻》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律。

3. 這本《切韻》對于漢字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

組詞

一些與《切韻》相關的組詞:

1. 韻書:音韻學研究的著作。

2. 文字學:研究漢字的起源、演變和發展的學科。

3. 詩詞:運用漢字和韻律寫成的文學作品。

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韻典、音韻書

反義詞:現代漢字拼音、注音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