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闿徹的意思、闿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闿徹的解釋

開通;通達。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於是蘇古掇新,精神闓徹,自既大自我於無竟,又復時返顧其舊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闿徹(kǎi chè)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具體釋義如下:

  1. 本義:開通、通達

    • “闿”本義為“開啟”,《說文解字》釋為“開也”。段玉裁注:“本義為開門,引申為凡啟導之稱。”
    • “徹”有“通達”、“貫通”、“透徹”之意,如《莊子·外物》:“目徹為明,耳徹為聰。”
    • 二字結合,“闿徹”強調開啟而使之通達無礙的狀态或行為。指思想、道理或障礙得以開啟、疏通,達到明朗、透徹的境界。例如形容心智豁然開朗,或道理闡述得清晰明了。
  2. 引申義:開明、通曉

    • 由“開通、通達”引申,可形容人的心智開明、見識通達,能夠透徹理解事理。
    • 也可指教化、風氣得以開通、普及。例如形容通過教育使民智開啟。
  3.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闿徹”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特定人名或地名中,保留其“開啟、通達”的古義。

“闿徹”的核心含義是開啟并使之道達無阻、透徹明朗,既可描述具體事物的開通狀态,也可形容心智的豁達開明或道理的清晰曉暢,是一個蘊含積極、光明意象的文言詞彙。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對“闿”、“徹”單字的釋義及古籍例證。
  2. 《辭源》(商務印書館,1988年修訂版):對“闿”的解釋及“闿”字在複合詞中的用法。
  3. 《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研究所,1968年):收錄“闿徹”詞條并釋義。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說明“闿”字在現代的罕用狀态及保留義。

網絡擴展解釋

“闿徹”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語境與用法

  1. 文學引用:常見于近代文學作品中,如魯迅的雜文,多用于表達對文化、思想的深刻洞察與開放态度。
  2.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屬于書面語或學術性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三、相關擴展

四、注意事項

該詞因生僻性,日常交流中建議優先使用更常見的近義詞。如需引用古籍或學術文獻,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悲思被孝崩騰曹娥承志陳舉出版物出責淡妝輕抹誕姿大任阿堵物伏引篙楫遘時跪火鍊好玩華篇蛟客髯賈釁疥壁機見津津有味錦注九乾刻骨銘心可憫離聚溜步旅人橋馬馱子面朋口友某家墓志耐心耐腸内視反聽尿布弄暖曝曬芊蔚起捐戎幕三花沙鈎聲聞水作坊朔雪舒辟訴狀檀袖天主堂通用性推毂徒谪玩兒壞微步窩兒裡反遐敞消絶潟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