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電力運轉的時鐘。現在用的電鐘多采用有旋轉軸的電磁感應裝置。
電鐘(diàn zhōng)是指利用電能驅動的計時儀器,其工作原理依賴于電力驅動的機械裝置或電子振蕩系統,以取代傳統機械鐘表的發條動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電鐘指“利用電力驅動的鐘表”,其核心特征是以電能作為動力源,通過電磁效應或電子電路控制指針或數字顯示時間。與機械鐘表相比,電鐘具有更高的走時精度和穩定性。
早期電鐘通過電磁線圈驅動擺輪或擺錘運動,帶動齒輪系統運轉。例如同步電機鐘依賴交流電頻率(如50Hz)控制轉速,實現分秒計時。
來源:《漢語大詞典》
現代電鐘多采用石英晶體振蕩器(頻率32768Hz),通過電路分頻驅動步進電機或直接控制數字顯示屏。原子鐘則利用原子能級躍遷頻率(如铯原子9192631770Hz)作為計時基準,精度達千萬分之一秒。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辭海》
定義電鐘為“利用電能運轉的鐘”。
強調其“通過電磁機構或電子電路驅動計時”的特性。
補充電鐘在科技發展中的分類及高精度應用場景。
注:以上内容綜合權威漢語工具書定義,未添加外部網頁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電鐘”指以電力為動力源的計時裝置,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電能驅動機械結構或電子元件實現計時功能。根據技術發展可分為以下兩類:
傳統電鐘(同步電鐘)
20世紀初隨電力普及出現,利用交流電的固定頻率(如50Hz或60Hz)驅動同步電機運轉,帶動齒輪系統計時。這類鐘表依賴電網頻率穩定性,若供電頻率波動則會産生誤差,需定期校準。
現代電子鐘(石英鐘)
1960年代後普及,采用石英晶體振蕩器産生穩定高頻信號(通常32768Hz),通過分頻電路轉換為1Hz脈沖驅動步進電機或數字顯示器。其精度遠超傳統電鐘,日誤差可控制在0.5秒以内,且無需依賴電網頻率。
特點對比
延伸應用
電鐘技術為後續電子表、原子鐘奠定基礎,目前電網同步時鐘仍用于部分需要時間統一調度的領域(如鐵路系統)。
愛憎分明鳌裡奪尊搬鬭包複保息背約繃爬吊拷閉拒慘綠蠶矢槽牀仇人相見,分外明白串幛出女雌竹促轸呆呆大老典奧斷想鳳郎伏枥高架鐵路更漏苟且之心乖沴鬼妻衮斂荷眷弘厲鴻鳥毀巢胡侜賤取進退維谷局蹄口宣郎奶廉寸麥稈麥英麻醉劑密計屁事卿尹去勢禳禱染熏食茱萸束蒲私設公堂太平鼓窕窈同力漙漙頽息瓦殿侮亡向學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