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nplus] 前進和後退均已窮盡而無所適從。形容處境艱難,無退身之步
把這個年輕人搞到了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
猶言進退兩難。谷,比喻窮困之境。《詩·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毛 傳:“谷,窮也。” 孔穎達 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故謂谷窮。” 朱熹 集傳:“言上無明君,下有惡俗,是以進退皆窮也。” 高亨 注:“進退維谷,進退兩難。”《金史·完顔綱傳》:“猜嫌既萌,進退維谷。”《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 自實 唯唯而出,怪其言辭矯妄,負德若此,羝羊觸藩,進退維谷。”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五:“在吃飯之後,正式談話要開始了,弄得我有點進退維谷。”亦作“ 進退惟谷 ”、“ 進退唯谷 ”。《晉書·殷仲堪傳》:“ 仲堪 流涕而起曰:‘臣進退惟谷。’”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纰漏》:“ 仲堪 流涕而起曰:‘臣進退唯谷。’” 宋 蘇轼 《謝中書舍人啟》:“蚤夜以思,進退惟谷,恐懼戰越,不知所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聶夷中》:“適值險阻,進退惟谷。”
“進退維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tuì wéi gǔ,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現代文學作品的引用。
《進退維谷》是一個成語,意味着在面臨困境或難題時,進退兩難,左右為難,無法抉擇或做出決策。
《進退維谷》一詞由進、退、維、谷四個漢字組成。
① 進:金(部首)+ 辶(部首)+ 3筆畫
② 退:辶(部首)+ 8筆畫
③ 維:纟(部首)+ 7筆畫
④ 谷:谷(部首)+ 7筆畫
《進退維谷》最早出自《漢書·郎顗傳》,用以形容郎顗在受到嚴重迫害時,進退兩難的處境。該成語後來廣泛流傳,并被用來形容其他人或事物的困境。
繁體字為《進退維谷》。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所以《進退維谷》的漢字寫法也有所變化。
進:進
退:退
維:維
谷:谷
1. 在工作面前,我感到自己真的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2. 這場軍事沖突讓政府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3. 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他感到自己進退維谷。
1. 進退兩難
2. 左右為難
3. 拿捏不定
1. 迷茫不決
2. 不知所措
3. 迷失方向
1. 當機立斷
2. 毫不猶豫
3. 斬釘截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