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侮亡的意思、侮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侮亡的解釋

指打擊、施壓力于已有滅亡征象的國家。《書·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 孔 傳:“弱則兼之,闇則攻之,亂則取之,有亡形則侮之。”《舊唐書·武宗紀》:“夫天之所廢,難施繼絶之恩;人之所棄,當用侮亡之道。”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天示助順,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鹹懷敵愾之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侮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侮亡”指對已有滅亡征兆的國家施加打擊或壓力。該詞由“侮”(欺侮、輕慢)和“亡”(滅亡)組合而成,強調通過外部幹預加速瀕臨崩潰的政權的滅亡進程。

二、經典出處

最早見于《尚書·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孔穎達注釋為“有亡形則侮之”。後常用于古代政治文獻,如《舊唐書》提及“當用侮亡之道”,王安石在《敕牓交趾》中寫道“人知侮亡,鹹懷敵愾之氣”。

三、策略内涵

該詞反映了古代政治博弈中的現實策略:

  1. 時機選擇:針對内部已出現混亂的國家
  2. 手段特征:通過軍事或外交施壓加速其崩潰
  3. 道德争議:雖符合強弱相争的叢林法則,但帶有強權政治色彩

四、現代關聯

雖為古漢語詞彙,但其體現的“趁虛而入”策略仍可見于現代國際關系中的霸權幹預行為。需注意使用時多帶有曆史語境色彩,當代正式文本中較少直接使用。

注:如需更多例句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來源2)及詩文迷(來源7)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侮亡

侮亡,是指輕視、蔑視他人并使其喪失自尊、地位或生命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侮:從人部,烏字旁,8畫

亡:從亠部,亡字旁,3畫

來源:

侮亡的來源是由于許多個體或群體的偏見、歧視、欺淩等因素導緻他人受到傷害,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和地位。

繁體:

侮亡的繁體字為「弄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侮亡」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因被同學侮亡而從學校退學。

2. 年長者的嘲笑和侮亡對年輕人的自尊心造成了巨大傷害。

組詞:

主要組詞:侮辱、侮慢、亡羊補牢、诋毀。

近義詞:

羞辱、奚落、瞧不起。

反義詞:

尊重、鼓勵、贊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