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典钱的意思、典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典钱的解释

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唐 白居易 《劝酒》诗:“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典钱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典钱指以财物作抵押换取现金的行为,属传统典当范畴。作为动词时,表示“抵押借贷”;作名词时,指“抵押所得款项”。该词凸显古代民间融资中“以物换钱”的核心特征,常见于明清小说及契约文书。


二、分项解析

  1. 动词用法:抵押借贷

    指将物品质押给当铺或债主以换取现金,需约定赎期。若逾期未赎,抵押物归债权人所有。例如《红楼梦》中“典当衣物以度日”的描写,反映其应急周转功能。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2卷,第987页。

  2. 名词用法:抵押款项

    指通过典当行为获得的资金。如《警世通言》中“典钱三贯”即指抵押所得的三贯铜钱。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1册,第456页。


三、文化背景补充

典钱制度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宋,是古代信用体系的重要形式。其运作依赖“质库”(当铺)中介,契约需明确“利息、赎期、死当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来源:李明《中国古代借贷契约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第132-134页。


四、权威文献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典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典钱”指通过典当物品换取的钱财,即抵押实物后获得的资金。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一致出现,如汉典和沪江在线词典均明确其为“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2. 词源与结构

    • “典”指典当、抵押,“钱”即货币,组合后直译为“通过典当获得的钱”。
    • 该词属于动宾结构,常见于古代经济活动中,反映传统金融交易方式。
  3. 文学用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劝酒》诗中写道:“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说明该词在唐代已用于表达以典当换钱买酒的生活场景,具有历史语境下的情感色彩。

  4. 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典钱”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被“典当”“抵押贷款”等词汇替代,但在研究古籍或历史文献时仍具参考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当流程或相关诗词背景,可查阅汉典或沪江在线词典的完整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绷拽辩护士鄙称鬓饰草架草码曹瞒电话间顶真钝兵挫锐放下包袱返素共财公信黑油鹤脑侧哼哈二将诃谯冱结见弃见物不见人建溪翦刈节解矜爽究陈九埏计赚溃奔捆缚裈褶林濠麻痹不仁貌禅闵悔抹粉幕梁粘聚牛蒡盘费偏制箧椟欺世惑众悛惧羣辟逡廵热客三仗疏财仗义送生田甿瓦剌万变不离其宗王社文石下颚相辅而行小愒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