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蜡的意思、八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蜡的解释

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 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 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 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 《潜研堂集·答问五》。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八蜡”是中国古代与农业相关的重要祭祀活动,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八蜡是周代在每年农事结束后(农历十二月,即建亥之月)举行的祭祀仪式,旨在祈求农事顺利、驱除灾害并确保丰收。其名称中的“蜡”(音zhà或là)与“腊”相通,因此也被认为与后世腊八节的起源有关。

二、祭祀对象

八蜡祭祀八种与农业相关的神祇或自然力量(不同文献略有差异,主流说法如下):

  1. 先啬:农业始祖(如神农氏);
  2. 司啬:掌管谷物的神(后稷);
  3. 农:农夫代表;
  4. 邮表畷:田间道路与界标;
  5. 猫虎:捕食田鼠、野猪的动物;
  6. 坊:堤坝;
  7. 水庸:沟渠水利;
  8. 昆虫:祈求虫害不侵。

三、历史演变

四、相关考辨

部分文献(如)提到“八蜡”形容容貌光彩照人,此说法可能源于字形或语言的讹变,但与主流历史记载无直接关联,需谨慎采信。

提示:如需更完整的祭祀细节或文献原文,可参考《礼记》及汉代郑玄注疏(来源综合自、、)。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八蜡(bā là)这个词,意思是古代祭祀中使用的一种烛蜡。它的拆分部首是八(bā)和蜡(là),八的笔画数为二,而蜡的笔画数为十。八蜡这个词的来源是由八和蜡两个字组合而成的。 在繁体字中,八蜡的写法是「八蠟」。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八蜡这个词的基本形态依然保持不变。 八蜡在句子中的例句可以是:祭祀仪式上,人们点燃了八蜡以供奉祖先。 与八蜡相关的组词可以有:蜡烛、烛蜡、蜡炬等。 与八蜡有类似意义的近义词可以有:蜡烛、烛蜡等。而反义词可能较少。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