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童觀的意思、童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童觀的解釋

幼稚而淺陋的觀察。《易·觀》:“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孔穎達 疏:“無所鑒見,唯如童稚之子而觀之。” 宋 範仲淹 《與晏尚書》:“孰量童觀之明,得預宗廟之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童觀”是一個源自《周易》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哲學和文學層面的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釋

“童觀”指幼稚而淺陋的觀察,比喻缺乏深度和成熟度的認知方式。其核心在于“童”,即孩童般的天真與不谙世事,如曾仕強教授所言“像孩童參加祭典,雖身在其中卻無心細察,更無法領悟深層意義”。

二、出處與經典解析

  1. 《周易·觀卦》初六爻辭:
    原文為“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孔穎達注解:“無所鑒見,唯如童稚之子而觀之”(如孩童般僅觀表象,無法洞察本質)。此處強調“童觀”對君子而言是弊病,但對普通人(小人)則無大礙。

  2. 引申義:
    宋代範仲淹在《與晏尚書》中用“童觀之明”形容淺薄的見解,反襯宗廟儀式的莊重,體現該詞在文人語境中的批評意味。

三、現實意義

四、使用場景

常見于文學批評、哲學讨論或日常比喻,如描述某人對複雜問題僅作表面分析時,可稱其“流于童觀”。現代例句:“趨勢科技通過URL過濾技術防止兒童觀看不當内容”(此處“童觀”為字面組合,非原詞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周易》中的爻辭背景,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童觀的意思

童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以童心去觀察事物、看待世界的态度和觀點。童觀的觀點是指以一種天真、純真、單純的心态來看待問題,不受成人思維和社會經驗的影響。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童觀是由部首竹和目組成。竹是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竹有關的事物;目也是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目有關的事物。

童觀的拆分筆畫為10畫,其中竹的筆畫數為6畫,目的筆畫數為4畫。

來源和繁體

童觀這個詞源于古代文人的描述。古時代的文人常常用童心去審視世界,以天真純樸的态度來表達内心的感受。

童觀是童觀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童觀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由于漢字演變的曆史長久,部分字形可能發生了變化。然而,整體來說,童觀的意思沒有改變。

例句

1. 孩子們的童觀世界充滿了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 他以童觀的心态來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

3. 童觀可以使我們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麗和奇妙。

組詞

1. 童心:指兒童時期的心态和感受。

2. 童話:以兒童為對象的虛構故事。

3. 童真:純真、天真的心态。

近義詞

1. 童真:指純真、天真的狀态。

2. 童心:指兒童時期的心态和感受。

3. 幼稚:指幼小、未成熟的狀态。

反義詞

1. 成人觀:以成年人的經驗和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

2. 世故:指經驗豐富、圓滑機警的狀态。

3. 老成:指早熟、成熟老練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