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拔儁的意思、拔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拔儁的解釋

見“ 拔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拔儁”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現多寫作“拔俊”,意為選拔才德出衆的人才。該詞由“拔”(選拔)與“儁”(同“俊”,才智超群者)組合而成,讀音為bá jùn。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拔儁”最早見于《晉書·羊祜傳》:“祜所進達,皆拔儁才,顯于未聞。”此處強調通過嚴格篩選推舉未被世人熟知的優秀人才。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1. 選拔标準嚴格:注重候選人的品德、才能等綜合素養;
  2. 對象具有潛力:被選拔者多為尚未展露頭角的卓越之士,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所載唐代李商隱《為李贻孫上李相公啟》用例:“每懸拔儁之科,以俟非常之彥。”

該詞在古代多用于科舉薦才、官員铨選等場景,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高層次人才選拔機制,例如《中國曆代官制辭典》将“拔儁”列為古代吏部考功司職能之一。由于該詞屬于書面語,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古漢語教學領域。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國曆代官制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拔儁”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語,由“拔”和“儁”兩字組成:


  1. 本義為“抽出、提升”,引申為選拔、突出,如“提拔”“拔尖”。在古漢語中常用于表示選拔人才,如《出師表》中“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 讀音為jùn,是“俊”的異體字,意為才智超群的人,如“俊傑”“英俊”。古文中“儁”與“俊”通用,如《漢書·禮樂志》中“俊乂在官”。

合義
“拔儁”即“選拔才俊”,指提拔或挑選傑出人才,常見于古文或特定語境。例如:“科舉制度旨在拔儁,為國選賢。”
若此詞出現在具體文獻中,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其引申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沙邊傍别婚持滿垂弧叢植蹈火赴湯彫棠訛替泛商流羽發瘧子分散系高視闊步高卓匌匝郭李壕塹戰洪都拉斯讧讧洪威紅绡混成旅火裡火發講理降心順俗節孝金丹換骨警黠京魚鲲絃蠟光濫祠蘭芷之室靈鞉利物馬具裝僈楛耄衰明燥慕名而來逆政掐牙绮裡季慶生清業啓蟄筌箵認辨瘙疳澀剌剌少林拳沈漠私燕宿情髫冠推頹晩謬無名閑平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