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拔儁的意思、拔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拔儁的解释

见“ 拔俊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拔儁”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现多写作“拔俊”,意为选拔才德出众的人才。该词由“拔”(选拔)与“儁”(同“俊”,才智超群者)组合而成,读音为bá jùn。

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拔儁”最早见于《晋书·羊祜传》:“祜所进达,皆拔儁才,显于未闻。”此处强调通过严格筛选推举未被世人熟知的优秀人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1. 选拔标准严格:注重候选人的品德、才能等综合素养;
  2. 对象具有潜力:被选拔者多为尚未展露头角的卓越之士,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所载唐代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用例:“每悬拔儁之科,以俟非常之彦。”

该词在古代多用于科举荐才、官员铨选等场景,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例如《中国历代官制辞典》将“拔儁”列为古代吏部考功司职能之一。由于该词属于书面语,当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与古汉语教学领域。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历代官制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拔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由“拔”和“儁”两字组成:


  1. 本义为“抽出、提升”,引申为选拔、突出,如“提拔”“拔尖”。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示选拔人才,如《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 读音为jùn,是“俊”的异体字,意为才智超群的人,如“俊杰”“英俊”。古文中“儁”与“俊”通用,如《汉书·礼乐志》中“俊乂在官”。

合义
“拔儁”即“选拔才俊”,指提拔或挑选杰出人才,常见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例如:“科举制度旨在拔儁,为国选贤。”
若此词出现在具体文献中,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其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怜,哀悯阿井白藤板牙变化无常禀给兵凶战危骖騑城壕酬功报德春季纯绵脣舌大客黨言蹈虎东坡书院读书破万卷番异飞蛾赴烛府僚膏兰公闱构隙光怪孤拐滚凳还隐豪少宦游子惠君截胫剖心尽哀急手羁馽鎯铛泪如雨下犛牛辚轹柳叶吊梢眉满门抄斩棚栏片辞墙基敲门倾生秋实春华绮燕弱智善兵上半夜试墨水晶顶松麝速溶逃学痛辱衔羁小夥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