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芷之室”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良好的環境,強調與品德高尚的人相處或身處雅緻氛圍中會受到積極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源自《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遊,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這句話意為:與德行高尚的人交往,如同進入充滿蘭芷香氣的房間,時間久了雖察覺不到香氣,實則已與之同化。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環境熏陶和人際交往的思想,強調“潛移默化”的教育觀。古人常以此倡導擇友而交、擇善而處的生活智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擴展案例,可參考《大戴禮記》原文及相關注釋。
《蘭芷之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文人雅士的書房或居所。它是用來形容一個讀書人的私人書房,通常是一個安靜、整潔且有益于學習的地方。
《蘭芷之室》的拆分部首是“⺧”(花部)和“木”(木部),它的總筆畫數是9。
《蘭芷之室》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紅樓夢》第七回:“隻見寶玉依約進入了秦鐘家。正是兩深匣黑漆書莖,門楣上懸着一副對聯道:‘蘭芷相映玲珑宇,琉璃門戶翡翠溝。’”
此後,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引用并引申為以書房為主題的文化故事。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寫作《蘭芷之室》。
在古代,蘭芷之室可以寫作「蘭芷之室」或「蘭薻之室」。其中,“薻”是古代的一種香草,與蕙蘭、蘭草等有關。
他每天走進蘭芷之室,靜靜地與書籍為伍。
在他的蘭芷之室裡,書香氣息彌漫。
組詞:書房、學習室、藏書樓、讀書閣。
近義詞:文房四寶。
反義詞:世俗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