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拔儁的意思、拔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拔儁的解釋

見“ 拔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拔儁”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現多寫作“拔俊”,意為選拔才德出衆的人才。該詞由“拔”(選拔)與“儁”(同“俊”,才智超群者)組合而成,讀音為bá jùn。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拔儁”最早見于《晉書·羊祜傳》:“祜所進達,皆拔儁才,顯于未聞。”此處強調通過嚴格篩選推舉未被世人熟知的優秀人才。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1. 選拔标準嚴格:注重候選人的品德、才能等綜合素養;
  2. 對象具有潛力:被選拔者多為尚未展露頭角的卓越之士,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所載唐代李商隱《為李贻孫上李相公啟》用例:“每懸拔儁之科,以俟非常之彥。”

該詞在古代多用于科舉薦才、官員铨選等場景,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高層次人才選拔機制,例如《中國曆代官制辭典》将“拔儁”列為古代吏部考功司職能之一。由于該詞屬于書面語,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古漢語教學領域。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國曆代官制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拔儁”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語,由“拔”和“儁”兩字組成:


  1. 本義為“抽出、提升”,引申為選拔、突出,如“提拔”“拔尖”。在古漢語中常用于表示選拔人才,如《出師表》中“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 讀音為jùn,是“俊”的異體字,意為才智超群的人,如“俊傑”“英俊”。古文中“儁”與“俊”通用,如《漢書·禮樂志》中“俊乂在官”。

合義
“拔儁”即“選拔才俊”,指提拔或挑選傑出人才,常見于古文或特定語境。例如:“科舉制度旨在拔儁,為國選賢。”
若此詞出現在具體文獻中,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其引申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停鏖剪八跪保不準徧搜冰蕩抪覆彩山騁銳酬接蠢貨翠衣措措戴季陶達知雕攻堆墔方垂防利法水風鑽負案高庸擱闆搆制骨董鋪貴府鼓盤豪蠹恒德洪都拉斯紅勒帛驩喜花腿閑漢毀罰警發僦人媿怍臘梨林茂遴派流星雨流亞陸次盟緣門侍冒頓囊載凄憫驅斥嬗易獅負縮微卡片宿屋田額天資雄厚相吓祥序銜怒歊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