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初隱士。“ 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後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後 用 留侯 計,厚禮卑辭,迎請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遂辍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 唐 李商隱 《商於》詩:“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别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
“绮裡季”是中國漢代曆史上的著名隱士,屬于“商山四皓”之一,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釋:
绮裡季(本名吳實)是秦末漢初的隱士,與東園公、夏黃公、甪裡先生一同隱居商山(今陝西商洛),因四人須眉皆白、德高望重,合稱“商山四皓”。他們拒絕漢高祖劉邦的征召,但後來受呂後之邀出山輔佐太子劉盈,成功阻止劉邦廢太子,鞏固了劉盈(漢惠帝)的地位。
“绮裡”為複姓,源于其隱居之地或家族淵源。漢代文獻《史記·留侯世家》明确記載其姓氏,後成為曆史典故中的固定稱謂。
部分資料稱其名為“吳實”,但正史未載,可能為後世補充(參見搜狗百科)。需注意此類細節可能存在史料差異。
“绮裡季”既是具體曆史人物,也是隱士文化的象征符號,其故事體現了古代士人“隱居待時”的政治智慧。
绮裡季是一個古老的漢字,拆分部首為纟、裡、季,共有16畫。它的意思是指美麗的四季、迷人的季節。
绮裡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這本經典古籍。在古代,人們通過描繪四季的美景來表達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绮裡季一詞就是用來形容這種美麗的景象。
绮裡季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絮裡季。繁體字的使用主要在中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區中流行。
在古時候,绮裡季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纟表示絲綢的原料,裡表示距離,季表示時間。這種寫法更強調绮裡季與絲綢和時間的關聯。
以下是一些關于绮裡季的例句:
绮裡季的組詞包括:绮麗、绮約、季節等。
绮裡季的近義詞包括:美麗的時光、迷人的四季等。
绮裡季的反義詞包括:平淡無奇、單調枯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