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混成旅的意思、混成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混成旅的解釋

由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兵混合編成的獨立旅。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九》:“那時的事,我以為即使在《阿Q正傳》中再給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過山炮,也不至于‘言過其實’的罷。”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單是 湘西 一隅,除客軍一混成旅外,集中約十萬人。” 老舍 《趕集·柳家大院》:“院子裡的孩子足夠一混成旅,怎能記得清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混成旅是軍事術語,指由多個不同兵種或專業部隊混合編成的獨立作戰單位。其名稱源于“混合編成”的核心特征,通常包含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兵種,具備獨立執行戰術任務的綜合能力。

詞源與構成

“混成”在漢語中意為“不同成分結合而成”,源于古代軍事組織理念,如《武經總要》中“混一諸軍,各盡其能”的記載。“旅”為古代軍隊編制單位,現代沿用為介于師與團之間的戰術兵團。二者組合後,專指具備多元作戰能力的合成化部隊。

曆史演變

該編制最早見于19世紀歐洲軍事改革,20世紀初傳入中國。據《中國近代軍事史》記載,北洋政府時期已出現“混成協”(相當于旅級單位),抗戰期間發展為标準編制。現代解放軍混成旅實行模塊化編組,可根據任務需求靈活調配兵種比例。

戰術價值

相較于單一兵種部隊,混成旅具有三大優勢:

  1. 火力協同:多兵種武器系統形成立體攻防體系
  2. 獨立作戰:後勤、情報、工程保障單位集成化配置
  3. 快速反應:精簡指揮層級提升戰場應變效率

權威參考

定義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版)第238條,編制特點詳見國防大學《合成軍隊作戰指揮概論》(國防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三章第二節。

網絡擴展解釋

混成旅是一種多兵種混合編成的軍事單位,具有獨立作戰能力,其概念和特點可綜合如下:

一、定義與組成

混成旅由多個兵種(如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後勤部隊等)混合編成,通常還包括特種部隊和情報人員。這種編成方式旨在實現協同作戰,適應不同戰場需求。例如,民國時期的混成旅還包含騎兵等傳統兵種。

二、曆史起源

  1. 清末背景:因軍費不足,清廷在編練新軍時采用“混成協”作為過渡編制,整合步兵與其他輔助兵種(如騎兵、炮兵)。
  2. 民國發展:1912年北洋政府将“混成協”改稱“混成旅”,成為獨立戰術單位。例如馮玉祥曾擔任第16混成旅旅長。

三、結構與規模

四、特點與意義

  1. 獨立性:不隸屬于固定師級單位,可直接執行戰術任務。
  2. 曆史作用:在軍閥混戰時期成為實用編制,北洋政府曾擁有97個混成旅,遠超常規陸軍師數量。
  3. 國際影響:日本曾借鑒該模式組建“混成旅團”,成為跨國軍事合作的早期範本。

五、現代關聯

雖然現代軍隊已較少使用“混成旅”名稱,但其多兵種協同理念仍體現在合成化部隊中。

别人正在浏覽...

半産班固八音匣不耦長淮齒角春風雨露蠢悍地鑪端确讀破句恩綸放亡翻盆法王風罏風雅诰毖割棄宮儀灌汲回生起死漸入佳境九降橘子洲開襟空閑酷吏廓穹賴體麟德曆率德謬僻貘屏拿下馬骈蔓全賓戎務冗員上綱上線生往霜筱舜琴粟紅貫朽鎖闩帑廥談閑天條華題寫推懷外敵頑皮猥儒庑金物以希為貴翔趨閑口弄閑舌銜涕挾山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