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燥的意思、明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燥的解釋

明亮幹燥。《左傳·昭公三年》“湫隘嚣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者” 唐 孔穎達 疏:“以所居下濕塵埃,故欲更於明燥之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出處

3.用法與示例

4.單字解析

5.現代適用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明燥”在《左傳》中的具體背景,可參考權威古籍注解或文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燥:一個描述氣候的詞彙

明燥是一個用來描述氣候的詞彙,主要指天氣炎熱幹燥,沒有雨水的狀态。它由“日”和“焦”兩個部首所組成,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明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詞典中,描述了炎熱幹燥的氣候狀态。在繁體字中,明燥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明燥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漢字的書寫形态會有所變化,也存在多種寫法。然而,明燥一詞的意思在不同的字形中并未發生改變。

例句

1. 這個夏天太明燥了,沒有一絲風,感覺像置身于火爐中。

2. 昨天的明燥天氣讓我口渴得不行,一口氣喝下了一瓶冰涼的水。

3. 農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明燥的天氣對農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組詞

1. 明燥天氣 2. 明燥氣候 3. 明燥季節 4. 明燥狀态

近義詞

1. 幹燥 2. 炎熱 3. 烈日炎炎

反義詞

1. 涼爽 2. 潮濕 3. 陰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