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遞更的意思、遞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遞更的解釋

交替更換。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臆論·鳥獸草木》:“乃知天地生物,遞更遞換,不可以一律拘也。” 丁福保 《<曆代詩話續編>序》:“事變遞更,詩人旨趣因之歧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遞更”的漢語詞典釋義

“遞更”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遞”和“更”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事物按順序、依次替換或變更。以下為具體解析:

  1. 單字釋義

    • 遞(dì):

      本義為“傳送”“順次交替”,強調順序性與傳遞性。如《說文解字》釋:“遞,更易也。”

    • 更(gēng):

      本義為“改變”“替換”,如《玉篇》注:“更,改也。”

  2. 複合詞義

    “遞更”結合二者,表示事物依序輪換、逐步更新的過程,常見于描述時間推移、制度變革或人事交替。例如:

    《漢語大詞典》 釋:“遞更,依次更換。”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注:“按次序替換。”

  3. 古籍用例

    • 唐代史書《新唐書·卷二十一》:“四時遞更,寒暑代序。”

      (釋義:四季依序更替,冷熱季節輪換。)

    • 清代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法令遞更,而民無所措手足。”

      (釋義:政策法令不斷變更,百姓難以適應。)

  4.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遞更”屬書面語,多用于描述制度、技術或時代的漸進式變遷,如:

    “科技疊代更新”可表述為“技術遞更”。

  5.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0卷第128頁。
    •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90頁。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321頁。

結語

“遞更”強調次序性與連續性,多用于正式語境,需結合具體對象(如時間、制度)理解其動态替換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遞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交替更換,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使用場景與示例

  1. 文學描述:
    “遞更遞換,不可以一律拘也”,強調事物變化的不可預測性。
  2. 曆史分析:
    用于說明朝代、制度等更疊,如“政策遞更,民心隨之浮動”。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履園叢話》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獸率舞白檀本貫跛足讒沮朝請鸱張鼠伏雠敵傳龜襲紫除惡務盡撮要疊進遞送鬥促織笃聖負錫紅紮遑急華盛頓火拉拉胡做加工見神見鬼賤術績功旌表酒篘眷重苛索狂乖苦艼虧汙徕遠臁骨聯句留飯梨園行龍鉢鹿迷駱驿鳴柯末節撲桃牽合附會清醇求賢下士沈愁沈渾設身仕路師式首策摔老盆鼠鄉歎仰跳梁小丑跳台外閑挽袖銷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