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摔老盆的意思、摔老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摔老盆的解釋

見“ 摔喪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摔老盆(又稱“摔老盆兒”“摔喪盆”)是華北、中原等地區傳統喪葬儀式中的重要環節,特指在出殡起靈時,由逝者的長子或長孫将用于燒紙錢的瓦盆摔碎的習俗。其核心含義與文化象征如下:


一、基本釋義與儀式形式

  1. 器物特征

    “老盆”指底部鑽孔的灰色陶盆(俗稱“喪盆”),專用于停靈期間焚燒紙錢。鑽孔象征陰陽相通,供亡魂取用冥資。

    來源:《中國民俗大系·河南民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儀式場景

    起靈前,孝子跪于棺前,雙手高舉喪盆過頭頂,在司儀號令下奮力摔碎于地面。摔盆力度越大,象征子孫越孝、家族越興旺。

    來源:《中華喪葬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二、文化内涵與象征意義

  1. 繼承權的标志

    摔盆者通常為長子長孫,代表其繼承家業的主導權。若無子嗣,則由血緣最近的男性親屬代行,隱含宗法制度下的傳承秩序。

    來源:《漢族喪葬祭儀舊俗譚》(武漢出版社,1998年)

  2. 靈魂渡劫的隱喻

    民間信仰中,亡魂需過“惡狗村”“奈何橋”等關卡,摔盆聲可震懾惡靈,瓦盆碎片化為“打狗餅”助亡魂通行。

    來源:民俗學者嶽永逸《靈驗·磕頭·傳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

  3. 生死界限的割裂

    摔碎日常器物象征生者與亡者徹底分離,标志葬禮從守靈過渡到送葬階段,具有強烈的儀式轉折意義。

    來源:人類學家郭于華《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三、地域分布與文獻佐證

該習俗主要盛行于黃河流域農耕文化區,尤以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為典型。清代地方志《河南通志·喪祭》載:“柩行,以瓦盆擲破,曰摔老盆”,印證其曆史延續性。現代民俗調查顯示,魯西南地區仍保留“盆碎一聲,孝子哭路”的完整儀軌。

來源:《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華北卷》(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89年)


四、學術定義參考

《漢語民俗文化詞典》(商務印書館,2021修訂版)

“摔老盆:北方喪禮程式。出殡時孝子摔碎燒紙瓦盆,宣告遺産繼承權屬,兼具驅邪、送靈功能,屬非物質殡葬文化遺産。”

(注:因部分古籍文獻無公開電子資源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信息為準;現行地方民俗數據庫如“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檢索相關學術論文佐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摔老盆”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喪葬儀式中的核心環節(主要含義)

在傳統葬禮中,“摔老盆”指出殡時由長子或長孫将祭奠用的瓦盆(俗稱“喪盆子”)摔碎的儀式。該習俗承載以下意義:

  1. 血緣與繼承權象征:摔盆者一般為逝者的直系長子或長孫,若由他人摔盆,則可能确立繼承關系。
  2. 孝道表達:通過摔盆體現對逝者的哀悼與送别,民間認為“摔得越碎越好”,象征徹底告别。
  3. 特殊講究:男性逝者用左手摔盆,女性用右手,遵循“男左女右”傳統;盆上常打七孔,寓意“人之七竅”,避免逝者飲孟婆湯後遺忘親人。

二、文學典故與民間傳說

據民間故事記載(),該習俗起源于一位名為慧娘的女子,其養子富貴在葬禮上因悲痛暈倒摔碎瓦盆,後演變為“孝心盆”的典故,強化了孝道傳承的内涵。

三、其他語境下的延伸含義

少數資料(如)提到“摔老盆”作為成語,比喻“事情徹底失敗”,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屬于地域性引申義。

附:儀式流程要點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傳統文化研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民俗文獻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挨貢報更襃斜道被命辯道播食捕取采風問俗殘寒拆台舂築出拔當權派蕩揚曡子遞運恩假範成大豐旨高才絕學怪事咄咄郭申家伎檢扣堅重荊钗布裙金蜼彜炅然九行八業舊居掘窖狙伏款局練武戀軒離坼流遁孟冬門侄傔力切辭清謹賞項生地獄身量豕畜詩意適子說長道短淘虛梯階秃頂屯衙頑皮賴肉污壑遐襟仙骥蕭淡燮友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