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假設己身為他人。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嘗試設身作 杜陵 ,憑軒遠望觀,則心目中二語,居然出現,此亦情中景也。”
(2).設法脫身。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書》:“ 黃文安 對曰:‘小子問 周錫能 如何設身回來? 周錫能 與小子説曰,他是假辦妖壯,投入 新墟 妖營,今在妖營脫身回來。’”
“設身”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換位思考
指設想自己處于他人的立場,體諒他人的感受。這一含義強調心理層面的代入,如“設身處地”。
例:清·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提到“設身作杜陵”,即假設自己成為杜甫,以理解其創作心境。
設法脫身
指通過策略或方法從困境中解脫。此義項多見于近代文獻,如太平天國時期“周錫能假扮身份脫身”的記載。
現代漢語中,“設身”單獨使用較少,更常見的是成語“設身處地”。古漢語及特定曆史文獻中,“設身”可能指“脫身”,需結合語境判斷。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曆史文獻用例。)
《設身》是一個漢字詞,讀音為“shè shēn”,意思是設身處地地為對方着想。
《設身》的部首是“言”,總共包含9個筆畫。
《設身》這個詞源于《左傳》,是一種教育修養的要求,表達了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的心理和情感。
《設身》的繁體字為「設身」。
在古代,「設身」的寫法略有區别,部分古書可能寫作「闩身」或者「闩身」。
1. 做人要設身處地為别人着想,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 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設身為對方考慮,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設身而處、設身立命、設身處地
體諒、顧全大局、替人着想
自私、自利、無視他人感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