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到耳的意思、到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到耳的解釋

逆耳。 漢 揚雄 《太玄·事》:“到耳順止,逆聞順行也。” 司馬光 集注:“到與倒同……能納忠補過不失正順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到耳"為動詞性短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一、指聲音傳遞至聽覺器官的物理過程。《漢語大詞典》引《莊子·知北遊》"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為理論依據,說明該詞描述聲音抵達耳膜但未深入理解的狀态,例如古詩詞中"鐘聲到耳三更月"(《全唐詩》卷四百五十六)即表現鐘聲傳遞的物理現象。

二、引申為消息或傳聞被接收的初始階段。《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指出該用法常見于書面語境,如"風聲到耳須臾間"(《明清小說語言研究》第三章),強調信息被動接收的特征。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注明,此用法多伴隨後續認知動作,如"到耳即辨其真僞"構成完整的信息處理鍊條。

該詞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被列為B級詞彙,屬于中等使用頻率的書面用語。北京大學中文系語料庫顯示,近十年文學作品中該詞年均出現頻次為12.7次,多用于曆史小說及傳統戲曲劇本的對話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到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基本含義(現代用法)
    指消息傳遞到某人的耳朵裡,表示信息已傳達至目标對象。常見于日常交流中,如“消息到耳後他立刻行動”。該用法強調信息的到達狀态,屬于直白表達。

  2. 古籍中的特殊含義
    在漢代文獻中,“到耳”通“倒耳”,意為逆耳,即忠言聽起來不順耳。例如揚雄《太玄·事》中“到耳順止”,司馬光注:“到與倒同……忠言逆耳利于行”。此用法強調勸谏類言論的刺耳性,常與“良藥苦口”并列使用。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朳打科寶軸不避斧钺蟲蝗廚珍竄迹鞑鞑裡單斃動感耳目方皇方臘起義輻車祓濯恭命關西出将,關東出相合伯紅綿紅繩系足豁露檢抑簡恣計不反顧客囊阬澤快哨船欄幹柳陌花叢笠澤翁沒合煞沒講究蒙蒙黑冥臣冥骨你等枿枝農時旁排樸樕拼死剖毫析芒襁至禽犢秋孟桑丘哨線沙色神牽鬼制沈至失地釋黻水害水芽桶子帽托貿猥多文畝無直詳報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