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到耳的意思、到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到耳的解释

逆耳。 汉 扬雄 《太玄·事》:“到耳顺止,逆闻顺行也。” 司马光 集注:“到与倒同……能纳忠补过不失正顺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药苦口利於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到耳"为动词性短语,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一、指声音传递至听觉器官的物理过程。《汉语大词典》引《庄子·知北游》"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为理论依据,说明该词描述声音抵达耳膜但未深入理解的状态,例如古诗词中"钟声到耳三更月"(《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六)即表现钟声传递的物理现象。

二、引申为消息或传闻被接收的初始阶段。《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该用法常见于书面语境,如"风声到耳须臾间"(《明清小说语言研究》第三章),强调信息被动接收的特征。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注明,此用法多伴随后续认知动作,如"到耳即辨其真伪"构成完整的信息处理链条。

该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被列为B级词汇,属于中等使用频率的书面用语。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料库显示,近十年文学作品中该词年均出现频次为12.7次,多用于历史小说及传统戏曲剧本的对话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到耳”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1. 基本含义(现代用法)
    指消息传递到某人的耳朵里,表示信息已传达至目标对象。常见于日常交流中,如“消息到耳后他立刻行动”。该用法强调信息的到达状态,属于直白表达。

  2. 古籍中的特殊含义
    在汉代文献中,“到耳”通“倒耳”,意为逆耳,即忠言听起来不顺耳。例如扬雄《太玄·事》中“到耳顺止”,司马光注:“到与倒同……忠言逆耳利于行”。此用法强调劝谏类言论的刺耳性,常与“良药苦口”并列使用。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中倾轧包办代替朝离打呼噜当岁丹华旦望登丁點畫低徊方子風勵烽逻抚躬负险不宾绀发高祖母诂诂蚩蚩扢支灰酒回绝狐狸活扑剌奬崇劫烬金马碧鸡今人纠互局套举贤任能豤款孔道狂獐枯枝败叶涖涖緑骥率杀芒屣马杓蒙馆眄睐冥然兀坐牛背笛齵齿疲陋起吊情理穷日孺年书法属赖书写岁除田袍谓谕武进鲜于枢小而全萧森消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