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孟秋。指農曆七月。 唐 元稹 《旱災自咎贻七縣宰》詩:“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明 金實 《方竹軒賦》:“秋孟之夕, 覺非道人 寓宿於主人之軒。”
“秋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秋孟”即“孟秋”,指農曆七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其中“孟”表示季節中的第一個月,“秋”即秋季,合稱代指七月。
“秋孟”是古漢語中對農曆七月的雅稱,常見于詩詞典籍中,用于描述時間或季節更替。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秋孟是一個古漢字詞語,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秋和孟。
秋 (qiū) 是一個形容詞,意為秋天。它由禾 (hé) 部和火畾 (liè) 部組成,火畾部表示燃燒的作物,禾部表示莊稼。秋季是莊稼成熟的季節,所以使用禾和火畾部來表示秋天。
孟 (mèng) 是一個名詞,表示孟仲年,即一年的前半年。它由子 (zǐ) 部和戈 (gē) 部組成。子部表示兒子,戈部表示戈兵。古代一年分為春、夏兩季,孟是指春季到夏季的時期,也就是一年的前半年。
秋孟這個詞語來源于《尚書·甫刑》中的記載,描述了古代周朝的禮制。繁體字沒有變化,依然是「秋孟」。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秋字在古代有多種寫法,例如秌、龝、穐等。而孟字在古代用兩個人加一個古文的“提手旁”來表示。
例句:
組詞:秋天、秋風、秋收、孟夏、春孟、孟冬
近義詞:秋令、秋時
反義詞:春孟、冬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