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打一耙的意思、倒打一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打一耙的解釋

[recriminate;make false countercharges;put the blame on the victim] 《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現在多用來比喻自己幹了壞事不承認,反而對檢舉人反咬一口;或者是不接受别人的批評,反而指責批評的人

詳細解釋

《西遊記》中 豬八戒 以釘耙作武器,後來俗語有“ 豬八戒 倒打一耙”的說法,多指不僅不接受對方的意見,反而指摘對方。 康濯 《東方紅》第一章:“ 王奎 萬沒料到這家夥來了個倒打一耙。”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十八章:“得啦,你不要倒打一耙!我真是為你好。” 王吉呈 《女禦史》:“幹部們好心包着他,他 豬八戒 倒打一耙,反咬起幹部來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倒打一耙”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指自己犯了錯誤或做了壞事,不僅不承認,反而指責對方或檢舉人,甚至将責任推卸給他人。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于批評推卸責任、混淆是非的行為。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結構

4.近義與反義

5.翻譯與擴展

例句參考:

“他們自己做錯了事,不僅不道歉,反而倒打一耙,指責對方小題大做。”

如需更詳細的典故分析或實際用例,可查閱《兒女英雄傳》或《西遊記》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打一耙

《倒打一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被人冤枉或批評後,反過來加以反駁或還嘴。它源于《莊子·大宗師》:“北海者,人人自為其師。大賢與師,晨成夕沒。庖丁之教,數年不解。”其中的“庖丁”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大廚師,他被人诘責時曾反駁:“倒打一耙:你們所稱之為不解,卻是我的解。”從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倒打一耙》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倒打一鈀」。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繁體字中,「倒」的寫法是「倒」,「打」的寫法是「打」,「一」的寫法是「一」,「耙」的寫法是「耙」。

以下是一些使用《倒打一耙》這個成語的例句:

  1. 當别人誤解你時,你應該倒打一耙,闡明真相。
  2. 他總是善于倒打一耙,讓人無法反駁。
  3. 他在被指責後,毫不示弱地倒打一耙。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倒打一耙者」、「倒打一鈀本意」。

近義詞有「反擊」、「反駁」,反義詞有「接受批評」、「謙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