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尺的意思、刀尺的詳細解釋
刀尺的解釋
(1).剪刀和尺。裁剪工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 唐 張籍 《白紵歌》:“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是對戶女郎,就吾乞刀尺。”
(2).指服裝的制作。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寒衣處處催刀尺, 白帝城 高急暮砧。” 唐 李邃 《盧夫人崔氏墓志》:“詩書刀尺,皆臻玄奧。” 宋 梅堯臣 《送徐無黨歸婺州》詩:“機杼固已勤,刀尺誠獨難。”
(3).喻法式規矩。 前蜀 貫休 《上缙雲段使君》詩:“活民刀尺雖無象,出世文章豈有師。”
(4).喻品評進退人才的權力。《晉書·李含傳》:“見 含 為 騰 所侮,謹表以聞,乞朝廷以時博議,無令 騰 得妄弄刀尺。”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如此之徒,雖能令壤蟲雲飛,斥鷃戾天,手捉刀尺,口為禍福。”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古之善為宰相者……蓋在於秉鈞軸之樞,握刀尺之要。”
(5).方言。修飾,打扮。 高德明 《夢中婚》:“真是人是衣服馬是鞍,姑老爺不刀尺不好看。”
詞語分解
- 刀的解釋 刀 ā 用來切、割、斬、削、砍、刺、鍘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鐮刀。 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一刀合一百張。 古代的一種錢币,因其形如刀故稱:刀币。 姓。 筆畫數:; 部首:刀; 筆順編號: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網絡擴展解釋
“刀尺”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裁剪工具
指剪刀和尺子,用于制作衣物。這一含義在古詩詞中常見,例如:
-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绫羅”。
- 唐代張籍《白紵歌》提到“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 杜甫《秋興》詩雲:“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引申含義
-
服裝制作
泛指裁衣或成衣的過程,如宋代梅堯臣詩“機杼固已勤,刀尺誠獨難”。
-
法式規矩
比喻規範或标準。例如:
- 前蜀貫休《上缙雲段使君》詩:“活民刀尺雖無象,出世文章豈有師”。
-
人才品評權
象征對人才進退的評判權力,多見于曆史文獻:
- 《晉書·李含傳》載“無令騰得妄弄刀尺”。
- 葛洪《抱樸子》以“手捉刀尺”隱喻掌控人事。
-
方言修飾
部分地區引申為“打扮、修飾”,如《聊齋志異·俠女》中“就吾乞刀尺”。
三、總結
“刀尺”本為裁衣工具,後衍生出規範、權力等抽象含義,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其用法在古典文學和曆史文獻中尤為豐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刀尺》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一種用來衡量或測量的工具。下面是有關《刀尺》的其他詳細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刀尺》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刀(刂)和尺(尺)。它總共包含5個筆畫。
- 來源:《刀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時期。在古代,人們使用刀和尺來進行測量和切割,因此這個詞彙衍生出來。
- 繁體:《刀尺》的繁體形式為「刀尺」。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刀尺》的字形和我們現在所見的沒有太大區别。古人在書寫《刀尺》時,也是使用刀和尺的形狀來表示。
- 例句:他用一把刀尺測量了木闆的長度。
- 組詞:《刀尺》可以作為一個詞彙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詞語的組詞部分。例如,刀尺師傅、刀尺長度等。
- 近義詞:近義詞包括尺度、計量工具等詞彙,它們都可以用來表示測量或衡量的工具。
- 反義詞:反義詞是與《刀尺》意思相反的詞彙。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刀尺》相關。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