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暑的意思、闌暑的詳細解釋
闌暑的解釋
暑氣将盡。《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 李善 注:“闌,猶盡也。” 李周翰 注:“闌暑,謂夏末暑氣闌也。”借指夏末。 清 朱彜尊 《摸魚子·送魏禹平還魏塘》詞:“君且住,算我便歸遲,定不過闌暑。”
詞語分解
- 闌的解釋 闌 (闌) á 同“欄”①。 同“攔”。 〔闌幹〕a.同“欄杆”;b.縱橫交錯,參差錯落,如“夢啼妝淚紅闌闌”。 〔闌入〕進入不應進去的地方,混進,如“無票不得闌闌。” 殘,盡,晚:夜闌人靜。闌珊。
- 暑的解釋 暑 ǔ 熱:暑天。暑熱。暑假。酷暑。 中醫學“六淫”之一。 寒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闌暑是漢語中一個典雅的古語詞彙,專指夏季即将結束的時段,即夏末暑氣漸消之時。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闌暑指“暑氣将盡、夏季接近尾聲”的時節。“闌”意為将盡、衰落,“暑”即炎熱、夏季,合稱表示盛夏酷熱消退、初秋涼意初顯的過渡期。
來源:《漢語大詞典》 “闌暑”詞條。
二、字義解析
-
闌(闌)
- 本義為門前的栅欄,引申為殘盡、衰退之意(如“夜闌”指夜深将盡)。
- 在時間描述中強調臨近終結的狀态。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闌”字釋義。
-
暑
- 指炎熱的季節或氣候,特指夏季三伏天的酷熱。
來源:《說文解字注》 “暑”字釋義。
三、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闌暑”不僅表示時間節點,更承載物候變化的詩意聯想:
- 自然象征:蟬鳴漸弱、草木轉疏,暗喻暑熱衰竭、秋意萌動。
- 文學意境:古代詩詞常以“闌暑”烘托時序更替的寂寥感,如杜甫詩中“闌暑金秋暮,高涼玉露團”。
來源:《全唐詩》杜甫《夏日歎》及相關詩注。
四、使用場景與例句
-
典籍用例
- 《周禮·天官》注疏:“闌暑至,則藏冰啟。”(暑氣将盡時啟用藏冰)
來源:《周禮正義》卷三。
-
詩詞例證
- 宋代陸遊《秋思》:“闌暑全消蟋蟀鳴,露華漸白月華清。”
來源:《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二。
權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全唐詩》(增訂本),中華書局,1999年。
- 《周禮正義》,[清]孫诒讓,中華書局點校本。
- 《劍南詩稿校注》,錢仲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闌暑”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n shǔ,主要用于描述夏末秋初的時節,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義解析:由“闌”(臨近結束)和“暑”(夏季炎熱)組成,字面意為暑氣将盡、夏季接近尾聲,秋季即将開始。
- 時間範圍:一般指夏末,即立秋前後暑熱逐漸消退的階段,但尚未完全進入秋季。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
古代詩文:
- 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李善注:“闌,猶盡也。”。
- 清代朱彜尊詞:“君且住,算我便歸遲,定不過闌暑。”借指夏末的離别場景。
-
使用場景:
- 描寫自然季節更替,如夏末天氣轉涼、植物變化等。
- 比喻事物或情感的轉變,如用“闌暑”暗喻人生階段的結束與新開始。
三、補充說明
- 近義詞:殘暑、夏杪。
- 反義詞:盛夏、酷暑。
- 權威性來源:該詞在《文選》《漢典》等古籍及現代詞典中均有收錄,釋義一緻。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文選》或清代朱彜尊的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八敗命白懸懸躄疾蔔占殘民以逞斥退楚練俶遷訂立東皇鬥絕渡客二并四具反切飛聽霏霙分了匄外敢言更自溝漊冠缦古舊郭公塼雇倩孩兒菊河傳恍疑畫燭監房交受結托久常君門駿聲欬嗽口中蚤虱筷子舞落葉知秋木根牧漁南西廂廿四史肨襖千慮湫濕上臉狩取屬毛離裡素娥榻位同舟共濟土僧晚霁萬歲千秋下黑嘯傲風月哓聒小人儒信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