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問的意思、推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問的解釋

(1) [interrogate]∶推究審問

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事全,方可推問得。——《水浒傳》

(2) [examine and inquire]∶追問,訊問

是否投機,也不必推問

詳細解釋

(1).審問。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内趙仲讓》:“不潔清,當亟推問。”《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前移 南陽 ,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隋書·裴政傳》:“ 榮 便拒諱,雲‘無此語’。太子付 政 推問。”《水浒傳》第二六回:“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事全,方可推問得。”《再生緣》第五回:“果然 進喜 遭推問,隻恐心慌出亂言。”

(2).訊問;追問。《三國志·魏志·郭淮傳》:“每 羌 胡 來降, 淮 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須臾至家,家人相見悲喜,推問,知 崔 是亡人而入其墓,追以懊惋。” 魯迅 《花邊文學·論重譯》:“最要緊的是要看譯文的佳良與否,直接譯或間接譯,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機,也不必推問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推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推究審問或追究審問,常用于司法或調查語境中,指對事情、案件或人員進行詳細盤查、審問以查明真相。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核心釋義

  1. 推究審問

    指通過盤問、調查等方式深入追究事實或責任。

    例:官府将嫌犯收監,嚴加推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6卷,第234頁。

  2. 追究責任

    強調對事件原因的追溯與責任認定。

    例:此事關系重大,須推問清楚,不可草率結案。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商務印書館。


二、古漢語用法

在古典文獻中,"推問"多指審訊、查證,常見于公案文書或史籍:


三、現代語境延伸

現代用法中,"推問"可引申為深入追問或調查,但屬于書面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例:他對事件的細節反複推問,力求還原真相。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四、權威典籍參考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定義:“推究審問;追究。”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釋義:“審訊;查問。”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标注:“推究盤問,特指審訊。”


五、語義關聯詞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推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解釋


二、詳細解析

  1. 推究審問
    多用于法律或嚴肅場合,強調通過嚴謹的流程查證事實。例如:

    “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事全,方可推問得。”
    ——《水浒傳》

  2. 追問、訊問
    日常場景中表示對問題或矛盾的深入追問,例如:

    “是否投機,也不必推問。”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句或使用差異,可參考(滬江詞典)或(魯芽網)的詳細引證。

别人正在浏覽...

愛蓮說辬華猜刻赤體吹氣如蘭村先生典祏掉文袋第三産業都講鬥手榧實風媚服勞覆壓感逝篙梢鈎結鈎深圖遠河南墜子虎變龍蒸胡牀火具緘愁儉苦郊吊焦焦幾及旌戟酒餘茶後扣眼,扣眼兒勞勞亭蠟石利施旅亭毛公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面盆莫明其妙偏吃潛化秦晉之好球莖甘藍阕勾屈宋糁粒時辰螫乳事效石研關水鄉頌靈天外有天跳躍器蹄道烏漆銜持相倍小遊神狹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