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盜竊財物。《淮南子·說山訓》:“以非義為義,以非禮為禮,譬猶倮走而追狂人,盜財而予乞者。”《宋史·刑法志二》:“臣聞敕下 京東 、 西 災傷州軍,如貧戶以饑偷盜斛鬥因而盜財者,與減等斷放,臣竊以為非便。”
(2).盜賊的財物。 清 袁枚 《複兩江制府策公問興革事宜》:“且以忠恕之道待捕役,勢有不得不取盜財者。”
“盜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通過非法手段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指盜賊本身所擁有的財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法律案例,可參考《淮南子》《宋史》等文獻。
1. 盜財是一個動詞短語,意為“偷竊財物”。由兩個漢字組成,包含了“盜”和“財”兩個部分。
2. “盜”字的部首是“⺄”,共有10個筆畫。
3. “財”字的部首是“貝”,共有9個筆畫。
4. “盜財”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常用于描述偷竊行為。在繁體漢字中,“盜”字保持不變,“財”字寫作“財”。
5. 在古代漢字中,“盜”字的寫法稍有不同,部分形似一個人站立的樣子,既代表了偷竊行為,也有“倒”的意味。
6. “財”字的古代寫法則更加簡化,常以“貝”字的右部為寫法,表示財富的寶庫。
7. 他被指控盜財上百萬元。
8. 這位小偷專門盜財名車。
9. 盜財者
10. 盜財行為
11. 偷竊
12. 竊取
13. 保護財産
14. 守法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