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貂換酒的意思、金貂換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貂換酒的解釋

《晉書·阮孚傳》:“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帝宥之。”後以“金貂換酒”比喻文人狂放不羁。 宋 劉過 《沁園春》詞:“翠袖傳觴,金貂換酒,痛飲何妨三百杯。”亦作“ 金貂取酒 ”、“ 金貂貰酒 ”。 宋 毛滂 《感皇恩·鎮江待閘》詞:“銀字吹笙,金貂取酒。” 宋 韋骧 《減字木蘭花·勸飲酒》詞:“金貂貰酒。樂事可為須趁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貂換酒”是一個源自晉代的曆史成語,現多用于形容不拘禮法、追求灑脫的生活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

字面意思:用象征身份的金貂冠飾換取美酒。
引申義:比喻輕視功名利祿,追求自由放縱、不拘小節的生活方式,常體現文人的狂放不羁。


二、曆史出處


三、典故故事

阮孚(晉代名士,竹林七賢之一阮鹹之子)嗜酒如命,常因飲酒誤事。一次他身無分文,竟摘下官帽上的金貂換酒暢飲,因此被彈劾。但晉帝欣賞其才情,未予追究。
相關延伸:阮孚另一典故“阮囊羞澀”也廣為人知,形容窮困潦倒(出自其“囊中僅一錢”的自嘲)。


四、成語用法


五、現代啟示

該成語現常被引申為對物質與精神取舍的思考,鼓勵人在忙碌生活中偶爾放下功利,享受簡單快樂。例如:“與其困于名利,不如效仿古人‘金貂換酒’的豁達。”


若需進一步了解晉代名士轶事或成語演變,可參考《晉書》或相關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貂換酒

《金貂換酒》是一個成語,指的是以節省的方式度過生活,代表着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金貂換酒》的部首拆分如下:

其筆畫數分别為:

來源和繁體

《金貂換酒》的出處可以追溯至中國南朝宋代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晉代文學家謝安因家境貧寒,将自己珍貴的貂皮換成酒,以供應客人。這個故事後來演化成成語,成為表達節儉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成語《金貂換酒》的換字第2個字換成了換,即換字旁多了一橫,其他部分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就《金貂換酒》來說,它的古代書寫方式是「金貂換酒」。

例句

1. 我們應該學習節約,不要奢侈浪費,要像謝安一樣學會金貂換酒。

2. 他雖然家境貧寒,卻能以金貂換酒,節約度日。

組詞

1. 組詞:節儉、勤儉、節約、浪費

近義詞和反義詞

1. 近義詞:儉以養德、節衣縮食

2. 反義詞:大手大腳、奢侈浪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