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慊的意思、誠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慊的解釋

赤誠的心意。 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武帝論書啟》:“伏願聖慈,照録誠慊。” 唐 陳子昂 《谏用刑書》:“臣伏覩陛下聖德聰明,遊心太古,将制靜宇宙,保乂黎人,發號施令,出於誠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慊"的漢語釋義與考析

一、核心詞義

"誠慊"(chéng qiè)為古漢語複合詞,由"誠"與"慊"二字合成,表意内外一緻的真實滿足狀态:

二、典籍溯源與用法

  1. 儒家經典中的倫理内涵

    《大學》提出"誠意正心",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引申為:"慊者,快也,足也。言誠意者,欲其自謙快足于己也。" 此處"謙"通"慊",指道德行為需使内心獲得真實滿足。

  2. 宋明理學闡釋

    王陽明《傳習錄》強調:"誠意隻是循天理。雖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此便是‘誠慊’的真工夫。" 将"誠慊"視為良知本體與道德實踐的高度統一。

三、文字學考據

四、現代語義流變

現代漢語中,"誠慊"已非常用詞,但其核心義仍存于成語"誠惶誠恐"(強調敬畏)與"慊慊思歸"(表怅惘)中。在哲學、史學研究中,該詞仍用于描述傳統倫理中的心理道德機制。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4. 王陽明《傳習錄》(上海古籍出版社輯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誠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資料解析如下:

1.基本釋義

2.文獻出處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詞與反義詞

建議對古典詞彙感興趣的用戶通過權威詞典或文獻(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查閱,以獲取更全面的釋義與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身拔身标表泊隆通材力才氣過人餐具蟾蠩蘭垂示次相翠蓋呆鄧鄧大夢電文締素耳糞放達隔生葛天鈎排鈎用貴彊閨人壑谷會垓胡拿攪家精憍奢禁苑淩空羅布麻馬王蒙鴻民思南荒蹑風琵琶破春蒲草其高起節衾帱請先入甕秋木上之回山橘設放生棟矢口抵賴失神衰冕束兵秣馬樞垣讨分上田啬夫剸決土栗相朋娴習鮮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