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微功的意思、微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微功的解釋

細小的功勞。常用作謙詞。《後漢書·班超傳》:“ 超 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庶立毫氂,微功自贖。危軀授命,知足免戾。”《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太祖 遂為 魏公 矣” 裴松之 注引《獻帝春秋》:“吾以微功見録,位為宰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微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微功指細小的功勞,通常用作自謙之詞,表示對他人的貢獻或成就的謙遜表達。該詞由“微”(細小、輕微)和“功”(功勞)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微不足道的功績”。


二、文獻用例

  1. 《後漢書·班超傳》記載班超自述:“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意為希望通過建立小功勞來證明自身價值。
  2. 曹植《責躬詩》中“庶立毫氂,微功自贖”,表達以微小功績彌補過錯的謙卑态度。

三、詞義擴展


四、近義與關聯詞


五、現代使用

現代語境中,“微功”仍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的謙遜表達,例如總結個人貢獻時稱“僅盡微功”。不過日常口語中更常用“小功勞”“綿薄之力”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微功

微功是指微小的功績或成就,通常指無法引起大範圍關注或重視的成就。該詞的部首可以拆分為"彳"和"力",部首"彳"表示走路,并暗示了微小的努力。部首"力"表示力量或功力。微功的筆畫數為14畫。

微功一詞最早來源于《老子》的《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功成身退,天之道。”意指在取得成就之後,過于張揚或不謙虛反而會遭受損失。在當代,微功一詞經常用于形容那些默默無聞、不引人注目,但卻十分出色的人或事物。

在繁體字中,微功的寫法為「微功」,擁有相同的意思和讀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以是「微功」或「微貢」。其中「貢」字意為向上級獻上貢品,表明微功的意義與功獻有所關聯。

一些例句中可以體現微功的用法:

1. 他在日常工作中并沒有特别出衆的表現,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微功,對整個團隊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2. 這個項目是他的微功,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在短時間内完成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組詞方面,微功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微功細節:指在細節方面做到極緻,從而取得微小但十分重要的成就。

2. 微功心得:指對微小的功績或成就得出的經驗和教訓。

近義詞方面,微功的近義詞有微績、小成、微小成就等。反義詞方面,有大功、宏功、偉業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