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諾的意思、大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諾的解釋

舊時公文的核批畫行。諾,表示同意。《梁書·陳伯之傳》:“ 伯之 不識書,及還 江州 ,得文牒辭訟,惟作大諾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諾”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公文術語(傳統釋義) 指古代公文審批時的畫行籤批動作,表示同意或認可。這一用法源自《梁書·陳伯之傳》的記載:“伯之不識書,及還江州,得文牒辭訟,惟作大諾而已。” 這裡的“諾”是古代官員處理文書時的批示意向詞,類似現代公文中的“已閱”或籤章。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化解讀)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人胸懷寬廣、光明磊落且樂于助人。該含義由“大”(寬廣)與“諾”(承諾)組合而成,強調待人寬厚守信的特質。但需注意,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對詞語的再诠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諾(dà nu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大諾這個詞在漢語中表示“大度寬宏的承諾或信仰”,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高尚的品質和堅定的決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諾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大”(dà)和“言”(yán),共計8個筆畫。 來源: 大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述而》:“齊景公有馬千驷,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而民夷焉。至于二子,其舍人執而代之。從之以哭,則哀而不舍。舍人曰:‘不可。”’大諾則去之。應之以杖,削也。立則見其幾也。乘則見其辔也。殺則見其血也。《禮記·大學》之言或志:見幾而作,見血而赴。嗚呼!吾未見剛者也。”其中的“大諾”指的是伯夷叔齊為了自己的信仰堅守,甘願餓死在首陽山下,對人民利益的大度承諾。 繁體: 大諾的繁體字是「大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大諾的古體寫法是「大訥」。 例句: 1. 他以大諾承諾為人民謀福祉。 2. 這位領導官員以大諾為民服務,受到了人們的贊譽。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信諾、明諾、寬諾 近義詞:寬宏大量、許諾、允諾 反義詞:食言、背信棄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