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前導。駈,同“ 驅 ”。 宋 張師正 《括異志·劉密學》:“民相與拱立道左,因詢前駈者曰:‘何處大官?’”
“前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前駈”意為前導,即在前方引導或開路的人或隊伍。其中“駈”是“驅”的異體字,讀音為qū(注意:中拼音标注“qián qián”可能有誤)。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漢語詞彙的演變,可參考《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辭書。
《前駈》(qián q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馬”(馬部首)與“饣”(食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4,其中馬部首有3畫,饣部首有11畫。
《前駈》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等古代字書中。在繁體字中,“前駟”是其對應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經曆了一些變化。《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古字形為“馬”(馬部首)+“飼”(食部首),其中“飼”在古代意為喂養,象征馬拉着轅車前行的樣子,所以“飼”表示“前驅”之意。
1. 他是這支團隊的前驅,為我們制定了成功的計劃。
2. 每個偉大的發明或創新都需要有前驅的努力。
1. 前鋒(qián fēng):足球比賽中攻擊性最強、先鋒的球員。
2. 前夕(qián xī):某一事件即将發生、即将到來的前一天晚上。
3. 前進(qián jìn):朝着目标或方向前去,向前發展。
1. 先驅(xiān qū):開創某一領域、行業或思想的先輩。
2. 先鋒(xiān fēng):具有開創性、率先的先行者。
1. 後繼(hòu jì):在某一人或事物之後而繼續發展或出現。
2. 追隨(zhuī suí):緊跟在後,跟隨着前面的人或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