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問的意思、搶問的詳細解釋
搶問的解釋
猶責問。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你将他來惡搶問,他如今身遭着危困;你将他惡語噴,他将你來死記恨。” 元 張國賓 《羅李郎》第四折:“誰家的小魔軍,兩三番迤逗人。我這裡扭項回身,吃我會搶問。”
詞語分解
- 搶的解釋 搶 (搶) ǎ 奪,硬拿:搶劫。搶奪。 趕快,趕緊,争先:搶先。搶占。搶購。搶攻。 刮,擦:磨剪子搶菜刀。 當面責備或諷刺:搶白他一頓。 , 搶 (搶) ā 碰,撞:呼天搶地。 同“戗”①。 ,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網絡擴展解釋
“搶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責問”或“嚴厲質問”,常見于元代戲曲等古典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用強硬或激烈的态度追問、質問對方,帶有責備意味。
- 構詞:“搶”在此處意為“強行、急促”,“問”即質問,組合後強調質問的迫切性與嚴厲性。
2.語境與用法
- 古典文學中的用例: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你将他來惡搶問,他如今身遭着危困。”
-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我這裡扭項回身,吃我會搶問。”
以上例句均體現“搶問”在沖突場景中表達激烈責問的語境。
3.現代適用性
- 使用頻率: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古漢語詞彙出現在文學研究或曆史文本分析中。
4.延伸辨析
- 與“質問”的差異:“搶問”更強調質問時的急切與壓迫感,而“質問”在現代語境中更中性,適用範圍更廣。
若您是在閱讀古典文獻時遇到該詞,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理解其情感色彩;若需現代語境下的替代詞,可使用“逼問”“責問”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搶問
《搶問》是一個動詞詞組,常用于形容或表示某人在一瞬間迅速提出問題,往往帶有一定的急切和緊張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搶》的部首是扌(手)加上廾,共有五個筆畫。
漢字《問》的部首是口,共有四個筆畫。
來源
《搶問》一詞來源于古代行軍作戰時士兵搶答問題的形式,後來泛指快速提出問題的行為。
繁體
繁體字《搶問》與簡體字寫法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搶》的寫法是「爿」而非現代的「扌廾」,漢字《問》的寫法是「門」而非現代的「口」。
例句
他忽然搶問:“我們的會議什麼時候開始?”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搶答、搶劫、搶奪、搶先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緊急問詢、迫不及待提問。
反義詞
反義詞有:慢悠悠、從容問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