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欸乃的意思、欸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欸乃的解釋

[the creak of an oar] 象聲詞。開船的搖橹聲

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漁翁》

詳細解釋

(1).象聲詞。搖橹聲。 唐 元結 《欸乃曲》:“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題注:“棹舡之聲。” 唐 柳宗元 《漁翁》詩:“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緑。” 清 黃遵憲 《夜宿潮州城下》詩:“艣聲催欸乃,既有曉行船。”

(2).象聲詞。棹歌,劃船時歌唱之聲。 宋 陸遊 《南定樓遇急雨》詩:“人語朱離逢 峒獠 ,櫂歌欸乃下 吳 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聽長笛一聲何處發,歌欸乃,櫓咿啞。”

(3).象聲詞。泛指歌聲悠揚。 唐 劉言史 《潇湘遊》詩:“野花滿髻妝色新,閒歌欸乃深峽裡。” 宋 葉適 《靈岩》詩:“亡王未亡時,絶色館孤峻。歌聲妙欸乃,俎品窮蛤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欸乃”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涉及以下兩方面:

一、作為象聲詞或文言詞彙

  1. 基本含義
    指搖橹聲、劃船聲或漁家號子聲,常見于古詩文中。例如唐代柳宗元《漁翁》中“欸乃一聲山水綠”,即以聲音描繪清晨漁舟出行的畫面。

  2. 延伸含義
    亦可表示悠揚的歌聲,如宋代陸遊詩句“櫂歌欸乃下吳舟”,将聲音與漁樵生活、自然意境結合。

  3. 發音争議
    傳統注音為ǎi nǎi,但在古琴曲中常被琴人讀作ǎo ǎi(“襖霭”),因部分學者認為其更貼近勞動號子的韻律。


二、作為古琴名曲

  1. 曲目背景
    《欸乃》是漢族古琴經典曲目,最早見于明代《西麓堂琴統》。其曲意多認為源自柳宗元《漁翁》,通過音調模拟槳橹聲或號子聲,表現寄情山水、超脫塵世的意境。

  2. 藝術特色
    曲風悠揚隽永,既有拉纖號子的激昂段落,又有煙霞霧霭的靜谧描寫,傳遞中國傳統文人“托迹漁樵”的精神追求。


“欸乃”既可指自然聲響與人文活動中的聲音意象,亦承載着古琴音樂的文化内涵。如需深入了解琴曲版本或詩詞用例,可參考《西麓堂琴統》《漁翁》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欸乃(ē nǎi)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有着豐富的意義和曆史背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它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欸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欠部(欠),右邊是丿部(乃)。它的總筆畫數為4畫。 來源: 欸乃最早見于《爾雅》一書,它是一個用于表示疑問或表示某種感歎的助詞。在古代漢語中,欸乃常用于問候或引起注意。 繁體: 欸乃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俄乃。俄乃在一些地方方言中仍然使用,而且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也有一定的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欸乃的外形略有不同。它的右邊丿部有時也會寫成「⺆」,但兩者的意義和用法沒有區别。 例句: 1. 欸乃,你怎麼樣啊? 2. 欸乃,我們明天一起去看電影吧! 組詞: 欸乃作為一個助詞,通常不用來組詞,而是用于一些獨立的表達中。 近義詞: 與欸乃的意義相近的詞有「嘿」「哎」「嗨」等等,也常常用于問候或引起注意。 反義詞: 欸乃作為一個助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